近年来,因拆危建绿、社区扩绿、堡坎覆绿、屋顶添绿、见缝插绿的兴起,渝中半岛悄然变身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得到挖掘,城市公园、社区游园越来越多,市街绿化、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面积也越来越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由2002年的2.01平方米增加到了5.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已达35.3%。 昨日,记者从渝中区获悉,未来5年,渝中将继续推进“园林渝中,花园半岛”建设,在强化城市节点绿化的基础上,规模打造渝中“绿座”、“绿脊”,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真正让渝中成为推窗见绿、移步见景、人人乐 居的花园半岛。 新建改造5个公园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渝中区共新建了10个城市公园。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1个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园,居民居住环境好了,休闲娱乐的去处也多了。 “未来五年,渝中区还将新建、改造5个城市公园。”渝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际村公园为新建项目,珊瑚公园、人民公园则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同时,还打算扩建枇杷山公园,连通佛图关公园和鹅岭公园。 提档升级50个游园 除了城市公园,社区游园仍是未来5年渝中绿化工作的重点。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渝中先后对马鞍山、枣子岚桠、临华村、桂花园、白象街、响水桥、九坑子、袁家岗、大坪、肖家湾等社区游园进行了提档升级。如今,渝中已有140多个社区游园,覆盖了全区12个街道76个社区。 “5年内,渝中还将选定50个社区游园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该负责人表示。 拆危建绿11个地块 此外,渝中还将在5年内再完成11个地块的拆危建绿工作。 据悉,2008年以来,渝中已完成了人民路小学一期、牛滴路、白象街、景德幼儿园、人民路、石板坡、上清寺、大坪电报大楼、高九路、彭家花园等17个拆危建绿项目。 “预计未来五年内,渝中将再完成十八梯、王家坡、湖广会馆、黄花园、高九路、肖家湾、鹅岭正街等11个地块的拆危建绿。”该负责人强调,拆危建绿是渝中区绿化增量的主要途径。 国际村公园 拟在今年开建 以观景、健身、休闲为主题,打造绿色和谐的渝中山脊线走廊。昨日,记者从渝中区获悉,预计今年,国际村公园将正式开建。建成后的国际村公园将成为鹅岭公园和佛图关公园的延伸,市民观景、健身、休闲又将多一个免费的好去处。 据悉,国际村公园已被列为我市公园三倍增绿项目之一,也是未来5年中,渝中将新建的唯一一个城市公园。 公园延续绿色山脊 据了解,国际村公园选址在国际村地区的山坡上,恰好在渝中城市山脊线的保护区内。 “开辟为公园,能减少建筑带给山体的生态负荷。”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护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延续鹅岭绿色山脊线走廊,不仅保护了城市山体结构空间,更突显了山城空间特色和森林重庆主题。 植物演绎美丽四季 该负责人说,规划的国际村公园区域内原有植被破坏较严重,杂乱无章,景观效果不佳,“目前计划保留大型树木和附壁生长的黄葛树,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公园景观的点睛之笔。” 在绿化布局上,国际村公园将以乡土植物为主,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合理搭配,以背景林与成片植被景观为基础,景观植物为点缀,注重植物景观的立面色彩和季相变化。 “所谓季相变化,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形成景观层次分明的风景林带,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四季变化。”该负责人透露,目前,拟在黄葛树的基础上添加桂花、银杏、樱花、玉兰、腊梅等,还将栽种部分小叶榕、黄花槐、重阳木等,以减少噪音,阻隔灰尘。 观景阳台眺望两江 除了植被打造,国际村公园还将结合城市功能,拟设置若干观景阳台、观景茶室等休闲娱乐区域,让市民能在登山、游园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稍事休息,眺望两江,休闲娱乐。 “按照初步规划,我们还拟通过局部立面墙等处理方式,重现该地块的历史原貌及山城旧景,形成公园中的又一亮点景观。”该负责人说。 步道器材便于健身 “国际村公园周边的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居民聚集。考虑到这一因素,我们还打算在公园现有步道的基础上,增设健身步道及健身器材。”该负责人还说,今后,周边居民不仅不愁没地方锻炼身体,还多了个免费的“氧吧健身馆”。 据悉,若条件允许,公园内还将开辟一些健身场地,使该公园成为大田湾体育场运动功能的有效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