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不敢出门了,满大街都是这种油腻腻的东西!”昨晚,本报热线接到读者投诉,称在长宁区昭化东路整条街道满地的黑黄色油脂物,已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不出五分钟脸上会滴到很多油 记者现场看到,昭化东路两侧的林荫道上布满了点点滴滴的黑黄色油渍,有的地面已经完全发黑,踩上去有滑滑黏黏的感觉。街道两边停放着的垃圾箱、助动车上也都积了一层厚厚的“油”。在大白天仍有漫天“毛毛雨”似的油脂物不断下落。
附近居民们在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后情绪很激动,纷纷表示希望媒体一定要曝光这个事情。“这条路上的每一个居民意见都很大,你随便问一个人,他们就会和你发一通牢骚。”记者做了一个测试,站在地面发黑的主要滴油处,不出5分钟,脸上、衣服上都会滴到很多的油脂物,如果是白色的连衣裙则更为明显。“现在我们每天要找个雨披盖在自己的助动车上,或者直接把助动车扛回家里,不然第二天坐垫上、把手上都会滴满这种东西,有时,一个不小心,直接坐上去一条裤子就完了,这种污渍还不容易洗掉。” 对于这种油质黏稠物到底是什么,一位姓王的居民回忆道,“据说这是一种虫害,以前每年园林局都会派人来喷洒农药,只要控制虫子的数量就能抑制滴下来的东西。但不知为什么今年虫害特别严重。”一位老居民还向记者补充,“这种树很奇怪,长得特别快,不出10年已经把这条路都遮满了,现在住在这里的老人出门都举步维艰,一个不留神就会滑倒。” 带着众多的疑惑,记者走访了该地区所属的曹家堰居委会。记者了解到,居委干部们对于虫害有和居民一样的苦恼。“居委会就在昭化东路上,每天上班沾到这种东西我们也很烦恼。目前已向上级部门汇报了居民的意见,园林局择日就会派人前来喷洒农药。”当记者追问是否知晓滴油的原因时,居委干部们也表示自己只是听说,具体原因并不知道。 绿化署责令相关单位尽快处理 记者随后找到了长宁区绿化管理署一位姓韩的先生,他告诉记者,昭化东路上种的树叫栾树,是一种原产于我国北部与中部的树种。这种树生长周期比较短,对于遮阴乘凉有一定好处。但容易繁殖一种蚜虫,现在居民们反映的油脂物其实就是寄生在树上的蚜虫的“排泄物”,也可以称其为是一种虫蜜。 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韩先生表示,由于该地段种植栾树,所以每年绿化管理署都有喷洒农药的任务,不过目前绿化养护与防虫害的工作已全交由养护公司具体操作了,因此该地区最近一次喷洒农药到底是在何时他也不能确定,出于为居民考虑,又因今年虫害比较严重,他们已责令绿化养护公司尽快前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