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至10日,首届四川花木产业机遇与发展论坛在成都市温江区天府花城举办。来自四川省内以及浙江、云南、重庆、江苏、河南、上海等地的花木生产企业、协会组织、行业媒体等近百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中,无论是四川省内从业者的自我剖析,还是省外同行的献计献策,经过深入交流,与会代表形成共识,即以标准化生产提高苗木质量,促进四川花木业升级发展。
近年来,西南地区园林绿化市场不断升温,引起该地区苗木生产者的极大关注。成都森禾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上海精文公司、西昌天喜园艺有限责任公司等先后来川投资合作。在经历了去年的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之后,今年四川花木产业走出漂亮的上扬曲线,除鲜切花和盆花受到一定影响外,绿化苗木销量和销售额大幅提高,其中重点产区成都平原销量同比增加30%以上。 四川省花卉协会副会长刘照高在发言中介绍:2009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72万亩,比2008年增加10万亩,增12.5%。在地产值81亿元,比2008年50亿增加62%;销售收入36亿元,比2008年32亿增12.5%,花卉产业已经成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支柱。四川花卉产业正注重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今年无论是拉动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灾区重建,还是城市改建,苗木使用多集中在公路和铁路等交通绿化、城郊绿化、河道堤岸防护绿化等较粗放的工程。论坛上重庆市园林商会会长陈新力在论坛发言中称:截至2017年,重庆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要达到39%,而该市现有苗木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求,需要大量从外地特别是四川采购苗木。云南省昆明市苗木行业协会秘书长乔智刚也表示,昆明绿化市场近年来需求增长迅速,2008年投入绿化资金40亿元,2009年70亿元,2010年将达到110亿元。受产能局限,昆明绿化用苗80%需从外省购进,四川是无疑是其最重要的采购地之一。 然而,四川花木业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种植数量远大于市场需求,尤其是中规格苗木。该省米径5厘米左右的苗木占总量的75%,绝大部分分布在个体农户手中。由于这些农户种植的株行距过密,缺乏科学性,非常不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和商品化,很少有农户能够贯彻实施行之有效的生产标准。今年该省热销的苗木中,大多数是从比较杂乱的树丛中挑选出来的同一标准的产品,低品质苗木的销量依然有限。面对昆明和重庆这两个巨大的需求市场,标准化依然是当四川花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花木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在四川的出现,也对标准化苗木产品生产提出了要求。温江区花木电子商务中心董事长刘庆荣介绍了通过电子商务促进花木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表示其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网上支付、数字认证、物流协同等工作流程均已初具规模。但很明显,如果没有标准化生产的苗木产品作为货源,电子商务难以开展。 四川苗木业中的一些领军企业已经迫切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在实地参观考察活动中,温江青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300多亩的基地内,6米多宽的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粗度、定干高、冠幅都很一致的红枫和垂丝海棠,且全部为容器栽培,并配备滴灌设备。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之高,令人震撼。 对于今后如何推行标准化生产,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秘书长朱廷朴给出的答案是:联合从生产到应用的多个环节的企业及业界人士,共同制定苗木生产标准和商品标准。生产标准要切实可行,商品标准应具有前瞻性。汪鑫则提出,在未来3至5年时间里,把温江几十个优势品种的标准制定出来,推广实施,促进产业升级。 本次论坛由四川省花卉协会、成都市花卉协会、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等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