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北京出风口的通畅,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聚集,北京市将对建筑物的层高和密度加以限制。记者昨天获悉,市政协委员孙东东关于出风口地区建筑限高通风的提案获市规划委答复。今后,旧城、海淀山后地区,延庆、怀柔、密云等新城及房山燕房地区六大区域建筑高度须严控。 在今年市两会上,政协委员孙东东建议,在东南部规划出一条保障北京出风口通畅的“红线”,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在此“红线”内新建建筑项目须经规划、环保和气象等部门严格论证、审批,并对建筑物的层高和密度加以严格限制。 市规划委答复表示,在与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后发现,本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燃煤、粉尘和沙尘污染,自身生态系统对大气自净功能较弱,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 据市环保局分析,本市污染物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扩散条件的影响。建筑物的高度和建筑密度有时会扰乱近地面风场,使近地面污染物扩散场变得更为复杂,对污染物水平方向的扩散产生一定影响。 市气象局初步研究结论显示,当建筑物高度在40米至50米时,对周边风速的影响不太明显。当建筑物高度大于60米后,空气的流动方向和路线会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较大范围区域的风速减弱。 市规划委进行高层建筑间与通风走廊关系研究后表示,根据总体规划,城市中部以旧城为中心,历史文化遗产集中,应保持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旧城、海淀山后地区和延庆、怀柔、密云等新城及房山燕房地区的建筑高度须严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