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晒出去的白衣服,一个早上就变成黄衣服”“怎么一到市中心就狂打喷嚏,绿化郁郁葱葱,怎么空气质量还那么差? ”最近这段时间,本报114新闻热线陆续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反映街头和居家附近的马路上“漫天飞雪”的状况,而且空气中还弥漫着各种不同的敏感物质,让人防不胜防。
记者调查后发现,由于近两年城市的绿化面积扩大,植物生长状态良好,这种由植物本身传播花粉或飘洒分泌物,亦或是病虫害带来的问题日渐明显。为此,这两天,记者跟随上海的园林专家,查看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几个区域,专家为市民提出相关出行防护建议。 出门需要全副武装 一顶自制的全包围式面纱大草帽已经陪伴吴阿姨近两周了,即便如此,这如飘雪般的飞絮仍会钻进她的面纱,导致自小就有哮喘的吴阿姨几乎不敢跨出家门一步。 近日,家住万里小区的吴阿姨被窗外四处飘扬的飞絮弄得心神不宁,久未发的哮喘似有复发的迹象。吴阿姨所在的居民小区紧邻着真华路、富平路,搬入小区四五年了,当初她就是被周边茂密的绿化和宁静的环境所吸引的。由于从小就患有哮喘,吴阿姨对于空气质量的好坏尤为关注,能生活在一个绿树环绕的小区自然心旷神怡。 谁料,现在这些树木每到春夏季节竟成了诱发吴阿姨旧疾的导火线。每年这个时候,吴阿姨所在的小区附近就会“漫天飘雪”,地面上、房间里、甚至空气中都飘散着各种白色的棉状物体。 “这些东西就喜欢往人身上黏,如果什么防护措施都不做,出去走一圈,回来就变成‘雪人’了。头发上、脸上、身上,到处都是,而且黏得很牢,很难处理掉。”吴阿姨心烦地说。 据吴阿姨描述,由于这些东西几乎是24小时在飞,这边环卫工人刚刚打扫干净,马上地上又会白茫茫一片。“连路边草丛里的植物都披上厚厚的‘白雪’,太吓人了! ”无奈,吴阿姨除了出门戴口罩和眼镜,自己还用草帽和纱布做了顶特制的帽子,“不要看我这样觉得夸张,你自己出去走一圈就能感觉的到。 ” 如此的“飞雪”不但影响行人,也给居家市民带来困扰。吴阿姨告诉记者,她已经有两个多礼拜没敢开窗了,即使用纱窗,还是会有小的飞絮钻进来,家里地板上总是一片白乎乎的。住在真华路、富平路附近的居民,都尽量避免开关窗户。这段时间由于无法晒洗衣服,有的居民只能将衣服送到干洗店清洗。 一夜黑色车变“彩车” “若不是看车牌号码,我还真认不出这是我的,明明是黑色的车子,过了一晚上竟黄一块、白一块。 ”原本最见不得自己车子变脏的张先生,这两个礼拜索性放任自流放弃洗车了。 家住松江大学城附近的张先生,近半个多月来总是纠结于该不该把车子送洗。去年入住小区后,张先生对于小区的环境相当满意。不过今年开春没多久,张先生就发现,环境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自己停在路边的车子和晒出去的衣服总是黄一块、白一块,像是被着了染色剂。张先生的那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一晚上过去,上面就遍布着黄色的粉末和白色的飞絮。一开始,张先生还以为是有人恶作剧,将黄色的粉末喷洒在车上,后来才发现,几乎路边停着的或者小区里的车子上不同程度都有这种粉末。 与邻居一交流才意识到,原来洒在自己车上的这种黄色粉末是一旁树木的花粉。 “没想到树的花粉量那么大,怪不得这两天总觉得鼻子痒痒的。 ”张先生说。毕竟花粉人为无法控制,张先生也就坦然面对,准备待这花粉期过了,再好好地将车子洗一洗。 开车只能紧闭车窗 从浦东一路开车到复兴东路,前半段还时不时有白色的类似棉花的东西飘进来,后半段就成了咖啡色毛毛的天下了。家住浦东世纪公园附近的刘先生工作单位在衡山路上,每天开车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得一个小时。即使到了大热天都不怎么爱开空调的他,最近这段日子,总是将车窗紧闭,空调也开了内循环,为的就是避免外面的空气流通到车内。 刘先生告诉记者,可能是家里离世纪公园特别近,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植物郁郁葱葱的景象。不过这一点对于患有鼻炎的刘先生来说却并非好事,每到换季,植物各种变化,或是花粉的传播都会导致他喷嚏不止。有时候仅仅从世纪公园附近开车经过,都能连打十几个喷嚏。最近这段时间刘先生的过敏状况格外严重,基本上每天上下班都要用掉几包餐巾纸。 “浦东这边是漫天飞絮,到了浦西,梧桐树的毛毛就一个劲往车里钻。 ”一直比较喜欢自然风的他,近一个月在上班途中都没怎么开过车窗,担心由植物而引发过敏。 呼吸道疾病患者年增20% 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表示,花粉在空中飘浮,极易携带包括灰尘、二坝⒌仍谀诘墓敏源,一旦被人体吸入,很有可能直接损伤呼吸道,破坏黏膜,产生呼吸道疾病,引发哮喘复发。如若飘入眼睛,则可能产生结膜充血。直接接触皮肤,还可能出现皮炎、皮肤发痒、红斑、皮疹等症状。 就曙光医院统计,最近三年,因为受到花粉“袭击”,患上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数量每年上升20%。张主任提醒道,在飞絮严重的季节里,过敏体质的市民应该尽量减少出门的频率,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在必须出门的情况下,应配戴好口罩,尽量不要让飞絮直接接触到皮肤和呼吸系统。此外,一旦从室外进入室内,应尽快清洗鼻腔、咽喉等呼吸系统。 ◎记者手记 植物季节更替依旧,为何我们难以承受 不久前,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春游,提议去公园,却遭到部分家长强烈反对,因为担心孩子过敏,目的地最终定在水族馆。 在我们小时候,春游总是与户外相关,每一次春游之后,留在我们脑子里的不仅有谁家妈妈的凉菜好吃,还有飞扬的蒲公英、清甜的美人蕉、青涩的小桑果——衣服上留下的每一点小印迹都是美好的回忆。很久没有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漫步于上海街头,尽管是带着采访任务,但走得越多就越发现,夹竹桃还在枝头、一串红依然鲜艳、法国梧桐挺拔如往昔,各种杨柳枝繁叶茂。同访的园林专家感慨,植物的物种其实没有更替,自然的形态也并没有改变,而人却越来越娇气,越来越不能适应。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钢筋水泥的城市,边呼唤着绿色,边对其敬而远之。城市的绿化越来越好,而我们离自然却越来越远。 ◎绿化部门 出现飞絮的行道树主要是悬铃木 上海绿化部门表示,目前,出现飞絮的行道树树种主要是悬铃木,根据上海气候特点,悬铃木是较好的行道树树种之一,应用比较广泛,冠大荫浓,夏季遮荫效果好。 每年的4、5月份悬铃木果球开裂,就会出现飞絮,悬铃木的果毛可能会引起一些行人的短暂不适。针对悬铃木果毛问题,市绿化部门都定期对悬铃木进行修剪、剥芽,以减少结果量,去除果枝,减少飞絮的发生。但由于部分道路较窄、交通压力较大等客观原因,这些路段的悬铃木修剪等工作不能像其他路段一样施行,可能造成这些路段的悬铃木结果量与一般路段相比略多。 对此,绿化部门将在保证交通通行安全、市民正常生活有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悬铃木进行修剪和养护。对于过敏体质人群,建议出行时尽量避开悬铃木集中种植的地段,或戴口罩、墨镜等予以防护。 ◎记者探访 申城植被飞絮主要“敏感区”有这些 春末夏初,正是大批树木开花授粉之时。昨天,记者邀请沪上知名园林专家,高级工程师邬志星一同观察申城树木喷粉飞絮的情况。 中心城区:悬铃木之路 诗情画意也有“飞絮”痛苦 提起法国梧桐,总是给人以浪漫的感觉。可住在复兴中路附近的居民,面对这种挺拔的树木,却有种复杂的情怀。每年一到五月份,法国梧桐带来的漫天飞絮会让一些居民痛苦不堪。 在这里,只要定睛一看,就会发现路旁很多法国梧桐根部堆积着很多黄色的绒毛,并不断有绒毛从树上落下,大风吹起,黄色的绒毛成了“毛毛雨”向路边行人吹去。受此“毛毛雨”袭击,原本闲庭信步的行人不得不捂着鼻子和嘴巴,眯着眼睛四处躲藏。 环卫工人清扫着这些绒毛,“不及时清除,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堵塞下水道”。住在附近的居民早已配足装备:长袖衫和口罩。 “不预防的话,一个个喷嚏会打得你出鼻血。 ”一名中年女子说。 邬志星说,法国梧桐属于悬铃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上海的中心城区大量种植着此类悬铃木和松柏类植物,但这种植物会产生大量飞絮,加上花粉和病虫害导致的分泌物,不时会有淡黄色的树木绒毛往下飘,“这个时候市民一定要戴口罩和防风眼镜,防止异物侵害。 ”邬志星说。 同样的情况在瑞金二路、陕西南路、衡山路、肇嘉浜路、淮海中路等中心城区都有出现。 田林地区:罗汉松之路 嫩绿“新芽”会喷洒花粉 宜山路是田林地区的主要道路。与中心城区不同的是,此处由于道路较宽,行道树一般栽种于人行道内侧。在这些行道树中,以广玉兰和罗汉松为主力。 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已有白色的花朵盛开于枝头。花朵形似荷花,细长的花蕊藏在其中。广玉兰的花期要比罗汉松滞后一些,可以持续到六月底。 “广玉兰的花粉会一团团往下掉,规模也不小。 ”邬志星说。 宜山路上的罗汉松数量非常可观,仅从柳州路到钦州路一段,即有数十棵罗汉松树。这些罗汉松个子不是很高,叶子却长得很密集。每根枝条上,都有一连串嫩绿细小的“新芽”。“这可不是新叶,这就是花。 ”邬志星说,用手轻轻一碰,“新芽”喷洒出一阵雾气,不懂行的人,还以为是树上的灰尘,“这就是花粉。 ” 邬志星介绍,罗汉松大批开花及花粉飘落的现象一般不会被人们注意,因其花朵较小,看上去像是长出了新叶,嫩绿细小,但花粉却不少。一株松树或柏树的花粉散发量可以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且每一种植物的形态不一样。当大量花粉集中喷洒出来之时,就会如同迷雾一般在空中散开来。有的时候花粉带有颜色,步入其中,会让人感觉淋了一场“花粉雨”,十分壮观。 万航渡路、长乐路:枫杨树之路 “元宝”坠落絮状物 华东政法大学因为毗邻中山公园,绿树成荫,校门口万航渡路两侧栽种了种类繁多的树木,四季常青。近段时间,枫杨树的花粉却给过往行人带来了不便。 沿万航渡路向东,两旁的行道树郁郁葱葱,枫杨树因其独特的外形尤为醒目,远远望去,树枝上像是吊着一串串元宝。即便没有风,“元宝”上也有片片絮状物坠落,乃是花粉。这条路上,还有大量花粉量大的树木,例如胡桃、毛白杨、加拿大杨、构树等,这些树木大多开花至6、7月份。 “枫杨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比较适合临水种植。 ”邬志星说,长乐路一带也有大量的枫杨树,有一些枫杨树生长年代久远,树木早已成林,高大参天。发达的根系曾经顶起路面房屋地基,长长的枝条曾在大风天碰擦房顶造成坠物,花粉飞絮飘进居民家里困扰生活,有关部门对这些枫杨树进行修剪整形。昨天,沿长乐路一带缓慢行进,枫杨树挺立在道路两侧,似在为来来往往的孕产妇“站岗”。 万里地区:杨柳树之路 分泌物加病虫害致“飞雪” 从万航渡路沿着江苏路一直向北,到达万里地区。刚出真华路地道,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变为杨树,漫天飞舞的白色絮状物体迎面扑来。这些飞絮大小不一,小的只有米粒般,大的堪比一只拳头,在微风中四下散开,不断往行人鼻子、眼睛里钻。 沿着真华路向东,富平路、广泉路、香泉路上飞絮的情况更厉害。一阵风吹过,飞絮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和低洼处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 “我本来坚持天天散步,这一个多礼拜却连窗也不敢开,进出都得带口罩。 ”家住附近中浩云小区的鲁女士说,她刚接读幼儿园的女儿回家,母女俩都带着口罩,可鲁女士还是觉得面部痒痒的,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洗脸。 富平路沿河还栽种了一批柳树。部分柳絮随风飘落到河里,部分柳絮也被吹到道路上,给附近居民造成困扰。家住中环花园的崔女士表示,最近一周,她都不敢开窗,风一吹,柳絮就透过纱窗钻进屋,刚洗的衣服晒在阳台上很快就沾上一层毛。 邬志星拾起一团飞絮捧在手里细看,飞絮像棉花一样白白软软,中间包裹着一颗米粒般的物体。 “这就是杨树的种子,被包裹着吹向别处便于繁殖。 ”邬志星说,还有一些飞絮中空,是杨树开花后期的分泌物。 这些杨树大约四层楼高,已有七八年光景,枝繁叶茂,细细看去,不少树枝树叶上盘踞着大量虫子,有的叶子已被虫子蚕食得尽是窟窿。“正常的杨树本不该有这么多的飞絮,这是分泌物加上病虫害所致。 ”邬志星分析。根据他的观察,杨树上盘踞着大量白虱虫,这些虫子吃了树叶后的排泄物,对树木的刺激造成树木分泌物增多,以致大量飞絮飘落。 据邬志星介绍,杨树在上海的栽种面积非常广泛,除大华万里地区,普陀区的曹杨地区、浦东新区也被大量用作行道树。“近来温度节节攀升,病虫害问题刻不容缓。 ”邬志星建议园林部门尽快在这些植物生长稠密的地区采取措施保护,防止市民受到病虫害困扰。 ◎专家建议 通过物理方法避免飞絮困扰 邬志星表示,近来正是大批树木开花授粉之时,其中,木本花粉量大的是松树、柏树、臭椿、悬铃木、槭树、洋白蜡、杉树、棕榈树以及各种枫树。草本花粉量大的是向日葵及地上长的野草高粱等。上海的绿化越来越好,花粉植物飞絮也就越来越多。飞絮中既有植物喷出的花粉花蜜,亦有虫害飞出的白粉病、白虱等等。四月到六月是树木和草本的繁殖时期,这是大自然的生态现象。如果依靠喷射药水等控制飞絮,一则可能收效甚微,二则可能摧毁植物的繁殖能力,影响植物物种。在这段时间,市民应该以预防为主,通过物理方法避免受到飞絮的困扰。 |
4.5米宽卧石刻字石 题
6.4米园林景观黄蜡石刻
批发园林景观装饰小型
1.8米 小块园林景观刻字
2.2米宽卧石招牌黄蜡石
3米高立石 景区刻字景
广东各种规格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意境生成空间
2.5米宽厂家批发黄蜡石
3米宽广东园林黄蜡石
3.1米宽产地天然彩石
低价直销高档英德英石
太湖石10
2.5米宽黄蜡石刻字石园
6.8米高厂家天然黄蜡石
7.4米宽卧石大型黄蜡石
6.2米高大型黄蜡石 景区
8.1米宽卧石 全国批发景
3.3米高产地黄蜡石 园林
3米宽卧石广东景区题
广东各种规格园林景观
2米高立石 景区点缀黄
英德大英石 园林工程造
6.2米宽卧石 广东景观
6米宽广东黄蜡石 酒店
批发英德英石、阳台鱼
4.6米宽黄蜡石公园校园
2.3米高广东黄蜡石 刻字
6.3米高 大型景观黄蜡
产地直销小规格天然黄
3.6米高大型天然黄蜡石
3.9米宽产地景观黄蜡石
3.7米宽卧石 景区刻字
6.8米宽卧石园林黄蜡石
4.2米高广东黄蜡石 村
8.3米宽大型景观黄蜡石
1.8米高立石园林点缀景
3.5米宽黄蜡石 楼盘小区
批发英德石英石、阳台
3.7米高立石广东景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