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1. 1发往韶关翁源鱼池假山驳岸黄蜡石工程施工案例
  2. 2广东英德园林石黄蜡石产地石场
  3. 3我公司网站第四版改版成功
  4. 4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二)
  5. 5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
  6. 6陈国姬先生就“园林与风水关系”对员工授课
  7. 7我公司承建的新丰江源温泉山庄,对外开业
  8. 8我公司承建陕西省榆林市生态园园林工程
  9. 9陈国姬总经理应邀参观“涂志伟美术馆”
  10. 10我公司进驻新丰江源温泉度假山庄建设工地
行业资讯

首次证明互花米草并不是入侵种

正太园林 2011-11-18 
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湿地研究)第五次工作会议昨天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与美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了在湿地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并就双方下一步的合作研究展开了洽谈。中方团队首席科学家、华东师大教授陆健健在会上公布了截至目前双方合作所取得的三项重大成果。
   
  重新定义湿地范围
   
  通过综合两国科学家关于湿地特征和功能的多年研究成果,双方对用于科学研究的湿地给出了最新定义:处于水陆交汇之处,随水位变化形成的区间及周边受水位显著影响区域的生命部分和非生命部分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随时间周期有明显的水位变化,在丰水和枯水的水位线范围之间,以及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周边受到水位波动显著影响的区域合称为湿地。
   
  陆教授说,这一定义的确立,对于明确湿地研究的范围和重点问题都给出了清晰的导向,还可为明确区域定性和湿地面积的勘测提供标准。
   
  物种分布开始扩散
   
  通过中美共同研究,以湿地物种扩散理论为基础,首次证明互花米草并不是入侵种,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在整个全球的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分布过程就是从原生地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人类活动会促进这个过程。以互花米草为例,它在全球多个地区有着20年以上的引进历史,在这些地区的互花米草都与当地原生种很好地形成了新的、稳定的群落结构,成了驯化种。
   
  更为重要的研究发现是,在全球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互花米草在固碳方面有出色的特性,可以吸收大量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合成有机营养物并在湿地中固定到土壤中,形成封碳效应。
   
  确立生态修复目标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湿地生态修复,应以近自然为修复目标,即尽可能地还原其自然状态下的各项外界条件,使其恢复原有湿地类型所具有的功能和特征,从而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湿地的作用。对于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湿地修复,应以尽可能地提高其生态服务价值为目标。
   
  通过前期的研究,中美科学家已形成了一套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指标体系,可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更直观地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经济价值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