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海洋、森林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城市湿地建设与保护成为衡量森林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南宁市不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作为南宁市最大的湿地公园——相思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已初步建成并开放。27日,记者走进相思湖湿地公园,感受湿地公园的魅力。另据了解,预计未来五年内南宁市将再建5个国家级湿地森林公园。 白鹭成湿地公园亮丽风景线 走在相思湖畔,阵阵湖风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让人陶醉。“咕、咕”,忽然两只白鹭从湖岛飞出。据工作人员介绍,相思湖水系是南宁仅有的一个天然开放式的白鹭栖息地,大批鹭鸟因这里独特的景观到此觅食、栖息,如今白鹭已成为南宁一道原生态风景线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标志。 此外,相思湖湿地公园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正在湖边垂钓的市民马先生称,他常到公园钓鱼,湖中有秋刀鱼、鲫鱼、罗非鱼等多种鱼。“我钓上来的鱼有十几种。”近年来,相思湖湿地公园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除了保护原有的水生、陆生植物之外,还引进了香樟、菩提榕等珍稀物种。据统计,相思湖湿地公园现有红豆相思、大王椰、芦苇等443种陆生、水生植物。 根据规划,环相思湖水系湿地公园面积达1.64万亩,湿地总面积超出南宁“中国水城”规划水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有余,且位于南宁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堪称“南宁之肾”。 市民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如今,随着一期工程的初步建成,相思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环湖步道、亲水观景平台、公园广场等便民设施的建成,让相思湖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一阵嘹亮的歌声从相思湖公园传出,记者循声走去,发现一凉亭上几位老人组成的乐队正在引吭高歌,凉亭柱子上挂着“爱国歌曲大家唱——相思湖歌唱团”的横幅。一老人告诉记者,他家就住在相思湖西路,自从相思湖湿地公园开放后,他们经常来湖边唱歌。“这里空气好,环境又好,在这里唱歌心情也好啊!”老人们说。 记者在绕着相思湖采访的过程中,随处可以看到在湖边垂钓的市民。相思湖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前来湖边垂钓的市民有100多人,市民可以在湖边钓鱼,但不允许捕鱼,钓到的鱼提倡放生。 将建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调节生态环境功能的多样性,其生态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被誉为“世界之肾”。 今年以来,市林业局对全市湿地资源进行了两次全面摸底调查,外业调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资料整理工作。据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科负责人梁月芳介绍,未来几年,南宁市将加大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力度。除了进一步推进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以外,“十二五”期间,计划把武鸣县仙湖水库、横县西津水库、上林县大龙湖水库、南宁市屯六—凤亭河水库、南宁市大王滩水库建立成国家级湿地公园。 据悉,今年南宁市重点推进大龙湖和大王滩两个湿地公园的建设,大王滩湿地公园一期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设计,落实水库水面整治资金1.5亿元,整治工作全面展开,预计年底前全面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