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绿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十二五规划建设15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无疑为建筑绿化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针。如何使美好的规划成为建筑绿化的美丽宏图,我们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世界各地,一些发达国家在新营造的建筑群中,在设计图纸时就考虑到了屋顶花园项目,造园水平越来越高。 世界上屋顶绿化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的是德国。德国的屋顶绿化率已达10%以上,其在屋顶绿化技术研究方面也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德国政府就提出屋顶绿化是建筑破坏自然的一种补偿方式。80年代初开始强制推行屋顶绿化。德国拥有较为成熟的屋顶绿化相关技术和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屋顶花园市场。目前,德国30%—40%的新建住宅都进行了屋顶绿化的建设。根据德国的标准,通常将屋顶绿化分为三种类型:开敞型屋顶绿化、半密集型屋顶绿化和密集型屋顶绿化。德国在考虑屋顶绿化的时候,进一步更新楼房造型及其结构,将楼房建成阶梯式或金字塔式的住宅群,当人们布置起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后,远看如半壁花山,近看又似斑斓峡谷,俯视则如同一条五彩缤纷的巨型地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法国早在巴黎一幢幢高楼大厦的平顶上,栽种着各种树木与花卉,并在屋顶上建人造草坪、圆形拱顶小屋,夏天在“空中花园”避暑,冬日在用白雪装点的圆形拱顶内欢度良宵。 而在英国伦敦,人们修筑带有屋顶林阴道的住宅区,人行其上,别具感觉。顶上绿草如茵,同广场的花圃、喷泉相映成趣。加拿大的设计师、建筑师和园艺师们打破传统的分工,同心合力,别出心裁,在一座18层的办公大厦中,采用轻型多孔材料,建成了一个集假山、瀑布、水池、草坪、花坛等多种景致于一体的盆景式“空中花园”。 世界各国的政策重视屋顶绿化,日本东京规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者,屋顶必须有20%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课以罚款。目前,该市屋顶绿化率已经达到14%。日本人的考虑进行屋顶绿化主要是从城市的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建筑节能的角度出发。日本东京,政府规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者,屋顶必须有20%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惩以罚款。目前,该市屋顶绿化率已经达到14%。相关政策的出台,促使日本的屋顶绿化近一些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新加坡启汇城最较特别的绿色措施是在两座大厦内开辟13个空中花园,每座各有三个大型主题花园,最高的建在第二大厦第23层楼,将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入家居和工作场所。 今天世界各地对屋顶绿化的优势形成了几大共识,并日趋热衷于屋顶绿化的建设,共识之一是:绿色屋顶能够蓄含雨水,高度保持水分。根据屋顶的绿化设计,直接的水分流失量将减少50%—90%,大大缓解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压力,因而能够节省大量建筑费用和公共事业开支;共识之二是:作为一个空中的小型生态系统,屋顶花园环境优美自成一体,而绿色植被覆盖的屋顶则能保护防水层不受气候、紫外线以及其他损伤,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由于屋顶绿化系统具备蒸发、阴凉和大气循环的冷却效应,在德国,一个屋顶花园的最高温度为25摄氏度,并且降温缓慢;共识之三是,,屋顶上的绿色植物还能净化大气,帮助过滤灰尘和烟雾颗粒,从大气和雨水中吸收危害性物质,降低灰尘并减少潜在的烟雾威胁。植物蒸腾的水分吸收热量并冷却大气,减轻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热岛效应。;共识之四是,屋顶绿化能有效缓解城市建设与绿化用地紧张的矛盾,具备环保、节能、公益三重功效,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今天上海的规划已经出台,但是在政策、国民意识等方面是否能够全面渗透,使包括屋顶绿化在内的建筑绿化健康良性地发展,我们要把目光更多地瞄向世界各国,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在建筑密谋高的中心城区更多地布置屋顶绿化,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导向,使中国上海早入与世界上屋顶绿化建设的先进国家和城市齐观,真正成为建筑绿化实践的前沿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