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1. 1发往韶关翁源鱼池假山驳岸黄蜡石工程施工案例
  2. 2广东英德园林石黄蜡石产地石场
  3. 3我公司网站第四版改版成功
  4. 4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二)
  5. 5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
  6. 6陈国姬先生就“园林与风水关系”对员工授课
  7. 7我公司承建的新丰江源温泉山庄,对外开业
  8. 8我公司承建陕西省榆林市生态园园林工程
  9. 9陈国姬总经理应邀参观“涂志伟美术馆”
  10. 10我公司进驻新丰江源温泉度假山庄建设工地
行业资讯

人民广场音乐喷泉“谢绝”戏水客

正太园林 2011-08-04 
在上海,酷暑季节的人民广场中心喷水池(即音乐喷泉)一直是市民和游客非常热衷的地方,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经常可以看到大人陪着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玩耍。然而,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据音乐喷泉管理方人民广场地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说,经常有人在音乐喷泉里淋浴,甚至解手。就在大约一个月前,市民和游客们发现他们已经无法靠近喷水池戏水,音乐喷泉成了“禁区”。这让众多“亲水族”表示失望和不解。

  记者在现场看到,音乐喷泉周围竖起了4块告示牌,正反面分别写着“喷水池区域,禁止洗澡”和“喷水池区域,禁止溜旱冰”;广场方面还设专人看管,一旦发现有人进入喷水区域,就会吹响哨子警示,示意游客离开。人民广场管委会主任张冶透露,音乐喷泉设计之初便作为景观之用,并非让人亲水嬉戏用的。

    

  游客被哨声挡出“水世界”

  昨天上午11点半,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博物馆正北侧的音乐喷泉,也正对着人民大道北侧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当时,喷泉池刚好停止喷水,一个4岁的小女孩穿着泳衣趴在喷泉池内做着游泳的动作,就在半小时前她妈妈带着她来到喷水池,刚要进去玩水时,被保安哨子吹了出来。母女俩很失望。女孩妈妈说,女儿很喜欢游泳。今天吵着要玩水,于是她特地为女儿穿上泳衣来到这里,不想却得知这里已经不能进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中午1点半,喷水池重新喷水,有三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周围徘徊,很显然,他们已经知道这里出了新的禁令。有一个胆子较大的男孩子试着把手伸到出水口,溅起的水花飞到了旁边两个女孩身上,传来阵阵笑声。这一动静惊动保安吹响了哨子,男孩吓得立刻收回手。“很久以前来的时候,还能进去,现在觉得很不过瘾,很想进去。”男孩说,他指着身边比她大一点的女孩子说,“她是第一次来,本想带她来玩水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不让进去了。”在喷水池喷出水的半小时内,保安的哨子响了十来次,有的游客听到哨响后就离开了,有的游客则依然我行我素,对于这类游客,保安只得冲过去赶。

  除了路过的游客,也有住在周围的市民会接近喷水池,听到哨声后都只能悻悻而归。“被他们哨子一吹很‘煞风景’,这种方式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市民顾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也有市民为管理方说话的:“既然都明确说了不让进,那大家去遵守不就行了,要戏水可以去游泳池啊,为什么非要跟音乐喷泉过不去?”不过提出质疑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明明牌子上只写着‘禁止洗澡’‘禁止溜旱冰’,为什么现在连进去都不行了?对公共景观设施的管理那么苛刻是不是太过了?为一个喷水池投入那么多人力来蹲守,成本是不是也太高了?” 

      

  不安全,不雅观,保安拦之不及

  据悉,这4块牌子是大约一个月前竖起来的,同时游客、市民被告知,在喷水池喷水时不得进入。当地保安透露,以前有人在喷水池内摔倒甚至划伤,还有人在里面洗澡,这个措施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人最多的时候是晚上7点至7点半、8点至8点半还有双休日的9点多的喷水时间,喷水池周围坐满了人,而保安也相应地增加到了十个。

  “不过还有人不听劝阻。前几天有一位50多岁的女士听到我们哨声后更起劲了,她手舞足蹈,并摆出了‘胜利’的手势,还让我们进去抓她。”说起这些天的执勤,这名保安颇有感触,“素质高的和素质低的人都有。这里面其实挺危险的,因为水分充足,大理石上长出了苔藓,地面很滑,很容易摔伤。而且这里是市政府对面,这些游客进去有些还只是戏水,有些不文明的则淋浴、解手什么的都来,实在有碍观瞻。”

  管委会: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面对这些反对者的质疑,人民广场地区管理委员会的相关人士透露,这一措施并非人民广场地区管理委员会决定的,而是黄浦区政府的主意。她同时表示,在规章制度中,本来就有“禁止洗澡”这一条,在这项措施实施之前,对于在喷水池内洗澡的行为很难管理,怎么办?只好竖块牌子,难看也只好难看点了。而对于人力成本问题,该相关人士则表示,这些安保人员并不是为蹲守新增的,而是人民广场原有的值勤员,原来没有人管理喷水池的时候,他们在广场上巡逻。现在派他们负责定点看守喷水池这一带,并实行翻班制度,所以并没有增加支出成本。事实上,现在人民广场上还有协管、城管、市容等部门联合在监管这个音乐喷水池。

  人民广场管委会主任张冶表示,音乐喷泉设计之初就是作为景观之用,并无亲水嬉戏的功能,这次增设4块告示牌和增派人员是为了加强管理,杜绝安全隐患和不文明行为。张冶还表示,如果发生游客摔伤,人民广场管委会要负连带责任。对此观点,上海成平律师事务所山鹏飞律师也表示支持:“如果有游客和市民在水池内意外受伤,界定人民广场管理方是否有责任的依据,首先看管理方是否对安全尽到了责任,是否做好了防护措施,是否有警示标志。如果这些都不缺,并另有保安劝阻的情况下,那么出现游人安全事故,管理方是没有责任的。

  编后

  谁“煞了风景”?

  人民广场管委有一句话说得很明白,音乐喷泉规划之初,定位就只是要建一项喷水景观设施,而不是“市中心戏水池”,更不是“市中心浴场”、“市中心公厕”。印象中官方从没做出任何引导和鼓励市民进去戏水的暗示吧,唯一可能造成“这里可以下水”感觉的,无非就是喷水池边没有护栏,没有明令禁足的公告。当然,按照一些国人的逻辑,不写不让做的就是默认可以做的,所以我得承认,真要上纲上线,你还真拿不出法理来说服他们。但反过来想,如果最早就竖了这么块牌子,难道景观本身的视觉效果就不煞风景了吗?

  精神文明建设那么多年,我们得承认,我们仍在路上。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市民还不习惯建立起一种文明自觉意识。看见音乐喷水池外的禁足牌,我眼前第一时间晃过的是国内展会、陈列室、旅游景区里的各种“请勿触摸”。什么时候国人在公共场合不需要多此一举地“被教导”了,学会自律了,到那时,我们的景观喷泉才不必去竖这些多余的牌子,煞这些多余的风景。

  文明戏水是我们的愿望,但对于人民广场方面现在的做法,我们应该理解。这是在目前社会文明现状下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