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棵奇异的“大树”突然出现在福州西湖公园内,周围居民正诧异它是啥时候移植的,走近一看,原来它是一个“伪装”成树状的通信基站。于是有市民担心基站辐射危害人体健康,也有人称树状通信基站美观,又能增强通信信号。但是建于闹市公园内的通信基站,难道不要事先告知市民吗,难道不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吗?
伪装的大树竟高达20米 昨日上午,记者在西湖公园看到,这棵“大树”高近20米,挺拔茂盛。“这是一棵假树,上方茂盛的枝叶都是塑料的,树干是钢管伪装的,叩之空空作响。”现场一名施工的工人说,这是几个月前安装的一个通信基站,用于增强手机信号。现在铺设一块约14平方米的水泥地,准备安装交流配电箱。“既然开始施工了,为何不贴个告示,将伪装的大树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有市民质疑。 公园建通信基站引发争议 昨日,记者在附近随机采访了十来位市民。许多市民持反对意见,表示不该在公园内建通信基站。其中,市民王先生认为,许多市民进公园,是为了享受生活,享受健康,公园内多是孩子和老人,会辐射的通信基站被建在人流量大、晨练人数多的闹市公园,显然是不当的,他更担心基站的辐射也会对周遭人群的身体和生活造成影响。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另外的声音,有少数市民认同在公园内设立基站。他们称,局部区域存在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在闹市公园加强基站建设改善信号挺实用,且伪装的通信基站不像以往的铁架一样突兀,完全融合到周边环境中,甚为美观。 福州许多公园有伪装的通信基站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福州市无线电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称,一般情况下,通信基站的功率不超标,不会对市民的健康造成影响,并建议通信基站可由相关部门对现场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但就基站伪装一事,是否该向公众告知,该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被“美化了天线”的基站,到目前为止,在福州乃至全国,并没有相关的条款规定可依。 随后,记者联系了市环保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通信基站建设的功率密度必须小于每平方米0.4瓦。通信基站必须按现有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严格执行,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一旦开通,还应由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进行验收监测。 昨日,记者致电福州西湖公园管理处的商主任。他称,通信基站在西湖公园内建站,确实曾征得西湖公园管理处等有关部门的同意。他坦言,西湖公园建基站并非首例,福州其他几处公园内也早就有类似的情况。他称,该基站目前还未投入使用,一旦开通,将请权威机构对基站进行辐射检测、出具监测报告,唯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方可使用,请广大市民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