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1. 1发往韶关翁源鱼池假山驳岸黄蜡石工程施工案例
  2. 2广东英德园林石黄蜡石产地石场
  3. 3我公司网站第四版改版成功
  4. 4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二)
  5. 5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
  6. 6陈国姬先生就“园林与风水关系”对员工授课
  7. 7我公司承建的新丰江源温泉山庄,对外开业
  8. 8我公司承建陕西省榆林市生态园园林工程
  9. 9陈国姬总经理应邀参观“涂志伟美术馆”
  10. 10我公司进驻新丰江源温泉度假山庄建设工地
行业资讯

公共园林如何免费不免责

正太园林 2011-07-11 
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公共园林建设力度加大,免费开放的园林景点越来越多,按照市城市园林局的数据,岛城现有公园45个,其中已免费开放41个,免费比例高达九成。然而由于主观上的经验不足、客观上的条件所限等各方面原因,开放型园林一度处于设施破坏、管理混乱的尴尬境地,社会各界对此意见纷纷,认为“免费”造成管理水平下降,似乎“免费”连管理之责也“免”了。

  因此,如何寻找一个更加完善的公共园林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重大课题。对此,本报也曾做过调查,有关部门也提出了强化管理的有关意见。然而,机制性的管理模式目前仍然处于探索之中。记者从6月份开始,又相继探访了青岛市已经开放的一批园林,就其运行及管理现状再次进行了深入调查。我们试图找到这样一个答案:公园免费怎样不免责?不免责怎样共“担责”?

  公园免费开放本是好事一件,市民有了免费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享受到了城市建设的成果,然而“公园设施严重破坏,景观大不如从前”等问题相继出现,不仅让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园管理部门头疼不已,也让游园的市民越来越不满意。

  近日,记者实地采访了中山公园、鲁迅公园、百花苑、文化公园等岛城多个免费公园发现,各公园的大片绿地、树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园内公共设施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或丢失。

  开放考验市民游客素质

  毋庸置疑,免费后的公园人流激增,游园市民公德意识不强是免费公园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以中山公园为例,2008年4月免费开放后的第二天,25万人涌进园里。“免费前,中山公园每年的游园人数也就是七八十万人,但免费后激增到了400多万人,是开放前的六倍”,中山公园管理处处长苗积广告诉记者。

  据统计,每年四、五、七、八、九月是中山公园的传统旺季,每天的游客数量有两三万人,周末在六七万左右,即使在淡季,每天进园人数也有几千人。游园旺季正值草坪生长返青期,但在一些素质不高的游客践踏下,小草很快便“一命呜呼”了。

  家住附近的李玉胜老人,每天会到中山公园晨练,他对公园的现状愤懑不已。“免费开放后,这里的环境卫生明显下降,以前绿油油的小草全都不见了。”更让老人生气的是,晨练的队伍出现了“帮派”,他们分伙占据着某一片林地,不让其他人过来锻炼。不仅如此,公园里还出现了钓鱼“大军”。6月23日下午,记者在中山公园小西湖看到,三五成群的钓鱼人围在湖周围,对身旁的 “禁止垂钓”警示牌视而不见。一位公园清洁工告诉记者,这些人每天都来钓鱼,他们把草坪踩出了小路,钓完鱼随手把食品袋等垃圾丢到湖里。

  管理“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当市民素质还达不到自觉保护环境的高度时,免费开放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公园的管理难度和养护费用。曾在国外居住多年的李震告诉记者,在有些国家无论公园大小,环境都很整洁,很少见管理人员的身影, 这主要得益于游人在公园游玩或就餐后都会把垃圾带走。

  但真的就完全是市民和游客的责任吗?显然不是。

  “现在的管理力度已经很难适应新的需求。”市城市园林局党委副书记邱德明承认。

  免费开放后,公园不能再利用减少售票等办法控制人流,而管理方对活跃在公园里的流动商贩也没有执法权,只能劝阻他们离开,商贩们和公园管理方打起了游击。据有关部门透露,流动商贩的管理是以中山公园大门为界,大门外归城管管理,大门内归公园管理。这就造成了当城管来清理摊位时,商贩就跑进公园,当公园出来管理时,商贩就往公园外跑。管理上的这种“条块分割”实际上造成了“管理真空”。

  面对这种情况,旧的公园管理模式实际上已经不适用了。市城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朱世伟将青岛市公园管理模式统称为“中山公园管理模式”,即管理层除了担负正常的机关工作外,还直接负责一线管理,也就是说旅游旺季时,公园里的27名管理层都得参与保洁和维持秩序等工作,工作效率很难提高。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奖罚机制,管理方的管理力度也提不上去。朱世伟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在青岛的大多数免费公园里都普遍存在着。”

  另外,“财政补贴刚够开工资的”。想强化管理,势必要增加大量财力人力,资金成了难题。据记者了解,免费后的中山公园实行差额拨款,即减除公园自身的经营收入外,政府对公园管理经费的缺口部分给予财政补贴。这些补贴以城市维护费的形式拨放,按照每平方米12.68元的标准,中山公园每年可以领到1100万元的经费。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些经费将用于支付包括职工工资、管理费、水电费、办公费等在内的所有费用,其中仅职工工资支出就达900多万元。

  中山公园管理方通过引入欢动世界游乐城、举办树木认养活动等举措,赚来了一些经营性收入。但市民显然并不赞同免费公园的市场化运作。采访中,市民许虹发表了她的意见,“公园里一下子出来那么多餐厅、商店、游乐设施、摊位,肯定影响到了公园的优雅幽静的环境,公园毕竟是个公益休闲场所,搞经营不能以牺牲公园环境为代价。” 政府、管理方、游客携手共担

  由于我国推行公园免费的时间不长,青岛市免费公园存在的管理体系、经费来源和游客素质等问题,在其它城市公园也普遍存在着。公园免费既然是大趋势,那么把它管理好、经营好则是人们应该认真思考的。

  首先,应加强对游人的管理,提高市民游园素质,用法规和制度约束游人。据记者了解,新加坡对国民游园有一系列规定,如在免费公园里“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尽量保持安静;爱护公园财产;不要离开游览步道”等等。长期行之有效的管理,使新加坡人养成很强的自律意识,游客素质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免费公园的管理维护费用。

  其次,需要革新陈旧的公园管理体制机制。据记者了解,上海、厦门、成都等地在免费公园的管理上实行“干管分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干管分离”,是指先确定管理机构,人员纳入全额拨款,其余人员通过竞争组合,成为企业型的作业公司,承担公园绿化维护、卫生保洁、设施经营等作业工作。据朱世伟介绍,青岛市城阳区世纪公园试点“干管分离”模式后,现在公园已经管理得井井有条。

  再次,公园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在现时政府对公园管理所投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公园也应当重视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经费,如接受社会基金支持和社会捐助,扩大经营收入等,以此保持景区的运转维护。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面积近340万平方米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也实行免费游览,纽约市每年提供少量资金,提供四分之一的公园员工,并维护公园照明,此外公园每年2000多万美元的预算均来自“中央公园管理委员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公司的捐助。中央公园在不同季节还举办高档次的商品展、艺术展和文艺表演等,公园也向社会组织和学校出租场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另外,公园开放后大量的游商浮贩涌入,游人在清晨夜间遛狗等问题,给公园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怎么办?联合执法势在必行。因为公园没有执法权,只能对商贩进行定期清理,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往往收效甚微。如果实行公安、城管、园林联合执法,则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