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古浪县把治沙造林绿化作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要举措,按照“南涵水源、中调结构、北固风沙”的生态安全战略,多措并举抓造林,全力以赴治风沙,着力做好造林绿化这篇大文章,打造绿色秀美家园。至5月5日已完成人工造林9.24万亩(其中治沙造林4.7万亩,生态经济林4.19万亩,农田林网建设0.35万亩),封沙育林8.5万亩,通道绿化286公里,义务植树217万株。 古浪县委书记张延保说,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的战略目标。我们要认真落实武威市委提出的生态安全战略,坚持节水、治沙、造林相结合,全力实施重点工程,推进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加快防沙治沙步伐,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为此,古浪县林业工作以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等生态工程为重点,及早谋划抓造林。去年12月初,古浪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乡镇负责同志30多人赴景泰、宁夏、内蒙古等地学习考察造林绿化及生态经济林建设,结合实际制定了《古浪县防沙治沙总体规划》《古浪县生态功能区建设总体规划》《古浪县2011年特色林果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年特色林果业发展扶持办法》《2011年特色林果业建设考核办法》等文件,明确了造林绿化及生态经济林建设的目标任务、扶持政策和考核奖惩措施。各乡镇按照县上下达的计划任务和相关要求,及早动手,在今年2月底前基本上完成了苗木预定、宣传发动、地块落实等工作。 古浪县委、县政府将造林绿化和生态经济林建设作为落实生态安全战略的突破口,早计划、早安排。为了加强对造林绿化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造林绿化领导小组和检查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千名干部结对帮扶农户,技术人员蹲点包片、跟踪服务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乡镇、村组进行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造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造林期间,县上领导经常深入现场,对地块落实、苗木订购、技术措施、农民培训等关键环节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召开造林绿化观摩会和现场促进会,协调解决造林中存在的困难,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了造林绿化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在全县造林绿化任务确定后,县林业和新闻宣传部门迅速行动,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广泛宣传造林绿化在落实生态安全战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省、市、县关于造林绿化的战略决策、扶持政策,以及近几年在本区域内造林绿化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探索出的成功模式,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特别是在生态经济林建设宣传中,各乡镇积极组织干部深入重点村组,到每个农户家中宣讲扶持政策,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景泰、中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古浪县以实施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三北防护林、造林补贴等项目为契机,对防沙治沙、通道绿化等重点工程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法人制、招标制、监理制、苗木定购合同制等制度措施,加强工程管理。通过完善机制,大力扶持群众开展造林绿化和生态经济林建设,并在《古浪县特色林果业扶持办法》中明确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每亩生态经济林补助300元-640元。为保证生态经济林苗木订购顺利进行,县上决定先向有关乡镇及单位预拨补助资金的80%,共计1320万元用于苗木订购,并对承担防沙治沙任务的国有林场预借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购买麦草、支付农民工工资等,在资金上保证了造林绿化的顺利进行。同时,县上结合水权水价制度改革,把生态经济林基地用水纳入全县配水计划,优先保障生态用水,优先配套节水设施。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土地依法流转,长期稳定土地使用权,为生态经济林基地连片定植、规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建设平台。 在通道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建设中,该县广泛采用大穴定植、带土移栽、大水浇灌、生根粉浸根、泥醮粘根等技术措施,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在生态经济林建设中,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别在黄灌区的大靖、海子滩,河灌区的泗水,井灌区的黄花滩等乡镇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县、乡级示范点18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现渠、路、林配套,并采取开沟覆膜、配套滴灌、管灌等节水措施。在做好点上技术工作的同时,县林业部门强化面上的技术服务,落实技术承包责任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跟班作业,严把苗木、栽植、灌水等关键环节,保证了造林质量。采用邀请专家授课、现场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刻录科教光盘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有力地提高了生态经济林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 为了保证苗木成活,县林业、水务部门和各乡镇紧密配合,加大新植苗木的配灌水力度,对有漫灌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全面漫灌,对无漫灌条件的地段千方百计拉水浇灌,保证苗木足额灌水,要求各造林主体进行树穴覆膜(沙)保墒、树干涂白等抚育管理,确保造林成活率。抓好县乡村组四级护林网络建设,落实管护责任制,对辖区内重点地段栽植的林木通过聘用护林人员,加强管护;森林公安分局巡回检查,及时查处撒野放牧及破坏林木的行为,有效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