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市雁山区的泉南高速公路北侧边沟外,长两公里的地段已种上桂花树、紫薇树;大苗林下,还搭配种有蓝花楹、幌伞枫等景观苗。 这就是今年此间出现的“上面种树、下面育苗”新模式,即“林苗一体化”造林模式。这个模式一举破解“高速公路投资难、产出少”老难题。 “我们要在全市推广雁山区这种"林苗一体化"造林模式,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大的价值。”桂林市林业局副局长蒋海平说道。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骨架,但是绿化进度问题跟不上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造成高速公路道路绿化缓慢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按照自治区绿化委的要求,泉南高速公路雁山区段两公里通道绿化要全力打造“路在林中、景在人前”的森林景观,延伸城市绿化的品位空间。2010年12月,雁山区林业局开始设计,不过两公里长的绿化预算高达136.6万元。 “通道绿化最缺的是资金,没有足够资金再好的设计也只是空想。”雁山区林业局局长李次生说。 就在雁山区林业局四处想办法筹集资金时,花无缺景观有限公司主动找上门,提出通过租用两公里120亩地规模种植绿化品种的苗木,实施“林苗一体化”建设。 “林苗一体化”就是通过加密栽植、立体经营,重点培植“林”这一优势树种,在林下套种耐阴性园林绿化景观苗等,使经营者在获取短期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加快森林资源的整体培育,能有效调动民间资本投入造林。 “林苗一体化,实现了土地利用最大化。”花无缺景观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军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