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已进入冲刺阶段,至本月底,全套申报材料将上报到住建部,9月将迎来专家组的实地评审……昨天召开的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苏州将全力争取通过年底的验收,入选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2005年以来,苏州每年新增约500万平方米绿地,5年来新增绿地2000多万平方米,全市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有大幅提升。在城市“四角山水”建设上,三角嘴湿地公园、沙湖生态园、莲池湖公园等一批规模大、生态效应明显的郊野公园先后建成,现在正实施虎丘风景区周边环境整治、石湖滨湖区域建设等工程。基础设施注重绿化配套,火车站地区综改配套绿化工程、沪宁城铁绿化、高速公路出入口、环城高架及4个枢纽地区的景观绿化,环古城河、斜塘河等河道配套绿化建设,都有效提升城市品位。还有按照市民出行350米就步入绿色空间布局的“百园工程”,结合老新村改造、背景小巷改造、城中村改造,建成一批小绿地、小花坛和小游园,让居民得到更多绿色休憩空间。“绿色”理念始终贯穿苏州的城市化进程中。 这次,全国共有12家城市申报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仅江苏就有扬州、昆山、张家港等5家,还有山东青岛、寿光,广东深圳,广西桂林等城市,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而苏州的生态园林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苏州古城内人口、建筑密度相对偏高,绿化基础相对薄弱,在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上尚存在差距,加上近年的轨道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一些公园绿地,使本来就较少绿地的古城区差距更大。目前,创建已进入决战阶段,市长阎立要求通过创建把苏州的城市特色挖掘出来,把苏州的园林文化挖掘出来,使苏州的生态环境切实改善一大步。苏州也将在这半年时间里,大力推进绿化重点工程,加快实施石湖景区整体开发建设、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胥江河绿化景观带工程、环古城风貌保护三期景观绿化、干将路综合整治配套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各类公园、小游园新建和改造,着力提升城市的绿量和品质,确保全面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