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自上而下的“垂直绿化带”。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1)在墙体绿化方面,对市内大型建筑物墙体绿化要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增加美化、彩化效果, 形成立体绿化空间。(2)利用好“苗圃”绿地,建设“城市风景园”。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及人均公共绿地占有面积。 二是打造靓丽的生态景观线。(1)在树种选用上,要以乡土树种为主,要认识到一些新优品种有一个观察适应的过程,不宜盲目引进。(2)在季节搭配上,要遵循“绿、美、净”的原则,最好做到一年四季各有景致。(3)在区域协调上,要实施“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使道路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纽带,展现一片路移景换的靓丽风景。 三是优化绿化网络布局。应充分利用一切应该利用的隙地,实行见缝插绿,精心播绿,千方百计增加绿的总量。在地形上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真切自然。 四是丰富绿化建设内涵。(1)建立绿化认养认建制度,创建大型市民林,由市民认养,委托园林管理部门进行种、养、管等。(2)要积极组织城乡适龄公民通过参加居住区环境的绿化美化活动履行植树义务,通过义务植树、绿化建设活动,丰富全民义务植树形式,树立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