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随着城市绿化步伐的加快,曾经荒芜的垃圾地变绿了,曾经单调的广场变美了,曾经呆板的街道有个性了……“开窗见绿色、出门进游园”,随着大树进城,城市环境越来越生态,市民心情越来越舒畅,双鸭山春意盎然。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第三年,也是“冲刺之年”,我市将重点做好城市绿化,为明年的验收做全面的准备工作。据市园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的城市绿化呈现四大特点,其一是起步早,自今年2月22日开始,绿化工作就已全面启动。其二是数量大,在市中心区栽植大规格数目就达603株。其三是分布广、战线长,北至滚兔岭,南至通达桥。其四是单个树体规格大,平均胸径在20厘米左右,胸径最大近40厘米,平均高度在10米左右,最高的树木近20米。今年的绿化重点就是大树进城,像今年如此大的规模尚属我市首次,有水曲柳、白桦、山榆等10余个品种,市园林处全力打造城市视觉亮点,使城市生态景观提档升级,他们抓紧栽树黄金期,组织了100余人的施工队伍,同时雇佣季节性工人参与其中,使市容市貌更加靓丽。 在民生路,记者看到市园林处工作人员正在借助机械栽植大树。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民生路就已栽植248株大树,并且栽植工作还在继续,不仅在人行路两侧栽植大树,而且绿化了交通隔离带,整个民生路的绿化量很大,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互搭配,在绿化形式上十分丰富,而且注重季象变化,让城市也随着植物景观丰富起来,并着力把民生路打造成为绿化景观大道,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强调了美感,让人感到愉悦。 在通达桥广场,记者看到,通达桥断岩景观带设计精巧别致,散发着东北特色文化气息,而且在绿化方面,树象丰富,更加具有生机,增添了景观的立体效果,让整个景观鲜活起来。据了解,在通达桥广场,集中栽植大树达74株。在大树栽植工作告一段落后,市园林处还将在双福路及新兴大街建一些园林小品,进一步打造视觉亮点。 据悉,在过去的一年中,市园林处已完成树木栽植2442株,超额完成829株。其中25厘米以上大树进城完成284株,主要集中在黑鱼泡路、人民广场、通达桥等处;在公园广场及空闲地见缝插绿栽植树木2008株。为扮靓城市街头,进行了花卉及五色草栽植。在文化路、新兴大街、五马路摆放了花钵339个;摆放盆花4169盆。在市区文化路、街心公园、东平行路北段、双福路等处栽植了草花8236平方米。在新兴广场摆放了6个花塔,对市区4处五色草雕塑进行了新建;还在街心公园建设了“一帆风顺”移动组合式花器景观。在益寿山内建设了群芳园,园内栽植了芍药、牡丹、薄合、鸢尾等宿根花卉。 为了提高城市绿化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市园林处引进了园林绿化景观石。从安徽省宿州市灵壁县引进灵壁石65块,其中主石18块,草坪石45块,分别设置在各广场和公园的绿地内。在河南省引进工艺石1块、七彩玉石1块,设置在建设路终点交通岛内和民生路隔离带内。挹娄大道迎宾门立柱石15根、汉白玉“书形石”2套,上书双鸭山传说和挹娄简介。还在迎宾门建设彩色步道板44平方米,书形石大理石面6.2平方米。在和谐路设置“东北棕熊”雕塑一座。 为了避免绿地及树池内存在超高土溢出,按照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的要求,市园林处及时对绿化带内、树池内、花坛内的超高土进行了清理。共计治理300米绿篱超高土,2个花坛超高土,对450个超高土树池进行清理,并将9000株行道树池内做了栽植草坪、放置鹅卵石处理。 注重提升城市品位,我市实现了从注重视觉效果为主到注重生态效果为主的提升,从注重绿化用地面积到注重绿化空间的提升,从注重建成区绿化到注重城乡一体化绿化的提升,力争营造出“城在林中、林在园中、人在绿中”的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