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灵川、兴安、全州等一些地方大量古树大树被人盗挖或高价贩卖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这些树的命运,是被“劫持”到城市里,成为城市园林景观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等生态城市理念盛行,农村成千上万的大树古树被连根挖起,走上被贩运之途。 在城市越来越美、越来越园林化的背后,是乡村里里一个个空空树洞的无声控诉。 银杏之乡美名还能保多久? 4月10日,记者走进灵川县海洋乡至兴安高尚镇中途的一片山林,在知情人指引下,记者看到一个个向天空张着大口的树坑,似乎在无声告诉我们,这里的几棵大银杏树已被挪了窝。 海洋乡大庙头村的周永明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在家听见吊车的轰鸣声,出门一看,村里一株60年树龄的银杏树正在被吊车连根拔起,据说有人出高价买下了它。 周永明说他也帮人挖过几回银杏,“从今年3月开始大家都在挖,只要有本地的老板来收购,树径30厘米以下且好挖的基本都被挖走了,起价都达到了2万元一棵,现在剩下一些更大的还在等着人出更高的价。” 爬上周永明家对面的山上,树林中有很多一米多深的大坑。他说,这都是挖掉银杏树后留下的坑。此外,为了运输方便,除了被挖的大树要砍掉树冠和主根,周边也会被砍出一条三四米宽的通道来。记者看到,山上银杏树所剩不多,显得稀稀拉拉。而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在一些山脚下的村民聚居地、马路边,却建起了一个个银杏移植园区。从海洋至高尚仅13公里多的县道旁,几乎每隔几百米就可以看到一片被移植下山的银杏树,少的有十来棵,多的数十上百棵。这些银杏树蔸被纱网、草绳缠得紧紧的,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记者遇到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大卡车,几个人正围在车尾收拾树枝,车上正是一颗银杏树。一位骑摩托的男子过来说:“想要这种树?2万,我帮你找。”男子说,即将拉走的这棵树至少100年了,“树的主人是个老人家,90多岁了,他说小时候就看到这树比他还高了。” 一路下来,记者看到不少人驾着小车停在移植的银杏树旁,与村民商谈。村民何先贵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进山来收购老树,比如老桂花树、老银杏树,价格比以前涨了3成,“尤其是银杏,树径30至60厘米的可以卖到3到8万元,炒疯了。” 一位村民说,这些树大都被当地一些老板包了的,从山上移植到路边,是为了待价而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