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是百姓十分关注的一项民心工程。昨日,本报专访了市市容园林委副主任郭喜东。郭主任介绍,在前三年市容整治基础上,今年“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将更加贴近市民,针对一些地方市民群众提出“买菜难”“如厕难”“停车难”“过马路难”,做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并且继续推进6个专项治理,着力将天津建设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很大” 记者:这几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让市民真切地看到了城市的变化,请您介绍一下,这几年市容整治的思路及今年天津市容整治的主要方向。 郭主任:从2008年开始至今,我们总共奋战600天,整修道路719条,整修建筑1.8万栋,综合整治小白楼、中心花园、南市文庙等26个重点地区,综合提升海河上游段环境和夜景灯光,综合整治460个居民社区,新建改造绿地1.2亿平方米、74个公园。国家城调队从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的民意调查统计,平均满意度为99.1%。 因此,今年继续奋战300天是进一步彰显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前三年的综合整治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们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很大,距离天津提出的“着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工作要求还有差距。 “今年市容整治更贴近市民” 记者:今年“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前三年有什么不同?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 郭主任:今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是标准、质量和水平在前3年基础上有新的内容,在手法上有新意,因此安排了几项重点任务。特别关注老百姓生活中的民生难题,比如针对一些地方市民群众提出买菜难、如厕难、停车难、过马路难,做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设20个标准菜市场、20座人行过街天桥、8000个停车泊位、建设和改造42座公厕、31个垃圾转运站等。 今年我们还将突出重点地区道路整治。在园林绿化上,更加注重增加树林和适应性强的植物,更加注重公园绿地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活动空间。 “6个专项治理责任到人” 记者:去年综合整治中的6个专项治理,配合《城市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在加强城市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请问今年将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郭主任:今年把加强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专门设立专项治理和城市管理组,继续深入推进6个专项治理,这6个专项治理包括工程渣土运输、非法占路经营、非法停放车辆、非法设置广告、路灯设施损坏和环境卫生脏乱等,并且按照《城市管理规定》要求,严格落实城市管理各级主管部门职责,发挥各区县属地管理作用,一级抓一级,一级监督一级,做到责任有人负,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 我们还将依照《城市管理规定》,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在执法过程中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人的守法意识。加强监督考核,全面落实数字化管理。全面启动市和区县两级数字化管理平台,坚持网格化定责、精准化管控,确保全市每一个社区、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角落都有人管理、有人监督。 “要逐一啃下硬骨头” 记者:根据前三年“奋战600天”的情况,我们有很多经验,在您看来,今年在市容整治上会遇到什么难题?将如何突破? 郭主任:在将城市扮靓的同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这是我们今年要逐一啃下的硬骨头!其中之一就是市民配合不够。这主要来源于市民对《城市管理规定》的认识不多,比如说,在治理占路摆摊、乱摆乱放、马路餐桌等方面,很多商贩不予配合,让执法人员很为难。还包括《规定》指出严禁个人饲养大型犬,携犬出户时应当携带养犬登记证,为犬配戴嘴套,但不少居民带宠物外出很少有此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在治理的同时,继续向市民宣传《城市管理规定》。 第二个难点就是执法人员没有强制权,根据《规定》第四十七条,对于违法占用道路、公共场所从事摆卖、餐饮等经营活动拒不改正的,要处以5000元罚款,并没收其违法工具和非法财物。但当执法人员发现违法情况,却不能强制让违法者掏出罚款,对于这样的情况,执法队员在执法时也常常陷入尴尬。因此我们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有了强制权,在执法过程中才能更加便利。 最后一个难点也是最困难的,那就是关于流动摊贩的治理。《城市管理规定》实施后,很多小商贩和执法人员打起了游击战,我们将采取时查时清的措施,加大检查的频率。 “市容整治确定时间表路线图” 记者:根据今年奋战300天的要求,全市将在9月底之前完成综合整治的全部任务,请您讲讲2011年市容整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郭主任:从2月25日召开了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以后,全市立即开展整治工作。 2011年市容整治工作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是:3月1日全面开工;4月上旬完成精品线建筑整修、道路绿化的示范段;5月1日以前,中心城区各区至少建成一个标准的示范社区,主要绿化工程要基本完成,完成海河上游8公里夜景灯光提升和大光明桥至刘庄浮桥段的综合整治;6月底以前,基本完成重点区域、道路的综合整治任务;9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所有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