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见证下,水葫芦圈养和资源化利用终于形成书面合作文件,具有丰富治湖经验的江苏省农科院将在滇池外海、草海及各入湖河道、河口进行水葫芦控制性养殖,以达到水体污染物生物采集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并转化成资源的目的。 昆明市与江苏农科院将共同在滇池水域内规模化圈养水葫芦20平方公里,预计每年约可产出水葫芦100万吨,通过处置这些水葫芦每年可从滇池水体中去除约1500吨氮、430吨磷。 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说,借鉴江苏农科院对太湖的生态治污经验,充分利用滇池流域特有的气候优势,以及水葫芦的生物学特征,把水体富营养化生物质作为水葫芦快速生长的肥料,采取污染物生物富集的手段,以降低营养化水体氮磷总量,此外,通过水葫芦控制种养快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有机物等富营养化物质,利用水葫芦作为水体养分富集载体,还能将水葫芦吸附的氮磷进行提取,实现资源化利用。 根据双方协议,江苏省农科院将组成一定规模的科研攻关团队常驻昆明,开展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污染负荷消减、环湖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湖滨生态湿地水生植物等)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蓝藻打捞、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以及水葫芦等漂浮植物控制性种养、采收、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并定期提供技术研究进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