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亲手种下一棵树苗,还是认养公园绿地的树木,甚至是参与自家小区的护绿、保洁活动,都尽到了一份义务植树的责任。记者今天从市绿委办获悉,“十一五”期间,上海每年有超过500万的市民参与各类义务植树尽责活动,本市义务植树尽责率已达85%。去年参加义务植树尽责活动的上海市民达到了909万。 尽责方式可“六选一” 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公民参与全民义务植树应尽的责任包括每年植树3棵,或每年累计参加一个工作日的义务植树劳动,或以资代劳,适龄公民(11岁以下儿童除外,男60岁以下,女55岁以下)每人每年出资6元义务植树绿化费。 ●上海市绿委办秘书处有关人士透露,上海市全民义务植树尽责方式可“六选一”,即种绿、养绿、护绿、播绿、以资代劳及其他与绿化环境有关的工作。 8.9万多株树木待认养 随着本市可供与义务植树活动的植树点减少,出资认建认养树木、绿地、花卉景点、屋顶绿化等,已成为上海市民义务植树尽责的主要方式。自2001年以来,平均每年市民认养的树木超过10万株。每年均有超过400家企事业单位、6000多名市民出资认养树木,每年的绿化认养资金超过100万元。 今年植树节前夕,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推出了集中认建认养绿地118块,面积超过148.5万平方米,有8.9万多株树木可供单位团体、市民认建认养。同时还有221株古树名木供市民认养,为历年最多,几乎覆盖全市各区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已有3000多市民在各个区县认养树木,尽自己的绿化职责。 认养树木成自觉行动 每年,不少父母会为新出生的宝宝认养一棵小树苗,盼望宝宝与树苗一起茁壮成长;新婚夫妇、情侣会选择在有特别意义的纪念日,以认养合欢等爱情树方式寓意爱情天长地久。嘉定区1岁小宝宝叶涵秋,已是31棵樱花树的“小主人”,他的父母以认养树木的方式,给孩子积累“绿色财富”。 闵行区53名聋哑学生每年出资认养一片灌木林,并在认养的花灌木上挂上“感恩大地母亲”的铭牌。 一家跨国银行上海地区的总裁将要退休,企业准备为他召开欢送会,他建议省下欢送会的费用,认养了复兴公园的一棵百年银杏,实现了他在上海的绿色人生梦想。 古树名木是城市的活化石,通过认养古树名木保护城市历史也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中山公园7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刺楸、古黄连木,都有了认养人。金山区的吴先生在网上看到认养名木古树的消息,马上决定认养一棵承载着他童年欢乐的百年罗汉松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