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通过孔子学院这个平台,中国的文化向海外扩展和传播。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园林局副局长况平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建议,国家要像孔子学院一样重视中国传统园林的海外建设,把中国园林的建设纳入文化传播战略,做好规划,并建立类似于孔子学院建设的国家促进机制。 况平委员说,中国传统园林是集建筑、植物、水体、山石、铺装等一体的技术艺术结合的文化形式,是一种综合的可视可触的文化平台,可以展示中国的相关文化,如造园、建筑、诗词、书法等,也可以通过植物、山石等了解中国的自然情况,还可以利用园林中的戏楼、楼馆等建筑进行戏剧表演、美术书法等展览和文化交流,甚至可以成为孔子学院的教学场所。 “可以说中国园林是我国孔子学院汉语普及更高层次的文化传播形式,建设中国园林不仅成为华人的梦想,而且成为很多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的追求。” 况平委员话锋一转,然而,中国园林在海外虽有一定数量,但建设仍处于规模小、分布稀少、大多质量不高的状态。从分布上看,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但中国园林和古建项目只有约80个,显得太少。 “日本园林出自中国,但园林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比我们多,正因为这样,世界很多人认为世界园林之母是日木,而不是中国。” 况平委员说。 况平委员建议,国家要像孔子学院一样重视中国传统园林的海外建设,对重要的海外中国园林的建设,国家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给予适当经费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