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方诸省经受冻雨袭击之时,山东正在经受另一场灾难的侵袭――干旱。从2010年9月23日至今,全省除半岛东北部以外120多天无有效降雨。1月7日,在全省抗旱视频工作会议上,省水文局表示,若春节前全省无有效降水,全省气象干旱概率将达到60年一遇,枣庄、泰安、莱芜、临沂、日照、聊城将达到100年一遇,菏泽、济宁将达到200年一遇。 目前全省已超过50年一遇大旱。时下的山东到底有多旱?用济宁市曲阜吴村镇白塔村72岁的刘兴德老人的话说:“我活了70多岁,这样的干旱经历过三次,但这一次是最旱的,4个多月没下一滴雨!” 旱区探访 4个月没有降一滴雨 一个老汉的见闻 曲阜白塔村刘兴德:“活了70多岁,这一次是最旱”。曲阜吴村镇白塔村在当地是一个很有名的村子,因为它紧挨着白塔水库。这个水库是曲阜市3个小型水库之一。生活在水库旁边,这里的庄稼从来没有为没水发过愁。但从去年10月底种上小麦到现在,不少村民的农田一次也没有浇过水。因为现在白塔水库已经见底了,库底的地面已经出现了裂纹。 每天去自己的麦地里看一看是白塔村72岁的刘兴德的必修课,看着地里的麦苗一天天在枯萎,刘老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要是过年前,能下场雪,这些苗苗还有救,要是下不了雨,再没水浇,可就难说了。” “老辈辈里有一句俗语叫做:九月九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今年冬天干旱是必然的。”虽然对今年的干旱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干旱程度还是让他吃惊:“我活了70多岁,这样的干旱经历过三次,但这一次是最旱的,4个多月没下一滴雨。” 因为村子紧挨着河坝,而且白塔水库去年才刚刚除险加固完毕,刘兴德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村子也会遇到没水浇苗的状况“以前只要河坝里有水,我们的井里就有水,从来不发愁,但从去年到现在,4个月没有降一滴雨,水库也见底了,现在想浇地连水都没有。” 一位农妇的账本 平邑仲村镇姜凤爱:“今年至少少收3000块钱” 临沂也是近期旱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平邑县仲村镇,记者遇到了一位正在地里看麦苗的村民姜凤爱,“这些苗基本不行了,你看都黄了。”看着地里的庄稼,今年46岁的姜凤爱很心痛:“老百姓指着啥,有粮食心里就不慌慌。我们村,每人一亩七分地,一般情况一亩地产个千把斤麦子、千把斤棒子,两季算下来,毛收入也能有个2000块钱。俺家里5亩多地儿,能收入个万把块钱。当然,除了化肥、农药的钱,剩下的也就几千块。但看看这些苗,基本上都不行了,明年肯定是减产了,估计麦子能收个四五百斤就不错了。估计怎么着也得少收3000多块钱。再这么下去,估计就得绝产了!” 姜凤爱告诉记者:“现在没办法,得挣钱啊,要不怎么供孩子上学。” 一个农民的救苗计划 曲阜吴庄李爱香:“开春后,估计得排队等水” 虽然严重缺水,有的麦苗已经枯萎,但将庄稼视为生命的农民们还是不放弃最后一线希望。李爱香说:“只要天暖一点,主要是开春了,我们就得救苗了。” “咋救呢?”“用大口井攒水呗!”“可是那么多地,这么点儿水,能够吗?”“能浇多少算多少呗,总比都干死强啊!”“这么点水,谁用啊,不抢吗?”“都是邻居,轮着呗,估计得晚上拿着铺盖排队等了。”“一亩地,得浇多长时间?”“我们以前也排队等过,积攒上一个小时,也就够10分钟抽的,能浇个三四米。一亩地怎么也得三四天才能浇完。” 部门说法 大旱之下的“山东大考” 大考一:菏泽济宁旱情将达200年一遇 春节前全省需水量约14亿方,若仍无有效降雨将导致3000多万亩农田持续受旱,还会有30万人出现临时性吃水困难。全省气象干旱频率将达到60年一遇,其中枣庄、泰安、莱芜、临沂、日照、聊城6市将达到100年一遇,菏泽、济宁将达到200年一遇。到4月底全省需水量44亿方,若仍无有效降水,将导致4000多万亩农田持续受旱、52.3万人出现临时性吃水困难。 大考二:水库修了,配套工程该跟上 在平邑仲村镇,干旱已经让一些农民开始放弃这一茬庄稼,外出干活来弥补。平邑县委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水利设施不是不完善,而是很不完善。你可以去地里看看,很多水利设施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尤其是灌溉渠等等,这几年哪里修过。最近这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水库的维修加固,但水库并不是每个镇都有啊,而且有了水库,也不代表水就能引过去啊。面对这样的大旱,水利欠账到了该补的时候了。” 省水利部门的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大部分水库的灌溉渠系工程配套还不完善,另外,多年丰水致使部分抗旱水源工程灌溉设施废多用少,不能及时发挥抗旱作用。 大考三:出现临时饮水困难,咋办? 据全省抗旱工作视频会议透露的数字,目前仍有24万人临时饮水困难,其中临沂市7万人、潍坊市3万人、烟台市3万人、其他市县11万人。 “群众饮水安全是我们抗旱工作的首要目标。”据水利部门的人士介绍,全省目前已形成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体的抗旱责任体系。济宁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济宁市防指发布了Ⅱ级干旱预警,只要出现饮水困难,将通过送水车等方式,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