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进、小动物不能生存的森林不是健康森林。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全国首部森林健康经营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规程在北京出台,生物多样性等11项指标成为评价森林是否健康的硬性指标。全市林地将分为健康、较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4个等级。 “本市目前有100多万公顷林地,但林子质量普遍不太理想。”市园林绿化局国际合作项目办主任王小平介绍。市园林绿化局与美国合作,在全国首次在西山林场、八达岭林场、十三陵林场和松山保护区试点,对低效林地实施健康经营,共建成试验示范区2.7万亩。在总结试验示范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本市出台了《森林健康经营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规程》,首次提出了森林健康评价标准。 森林健康评价标准共分组织结构、活力、抵抗力和功能四大类指标,又具体包括森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森林有害生物等级、土壤侵蚀等级、土层厚度、森林火险等级等11项细化指标,每项指标对应不同的分值。综合评价后,总分在100至70分之间的为健康;70至60分的为较健康;60至40分的为亚健康;40分至0分的为不健康。 对于不太健康的林子,《森林健康经营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规程》给出了具体的健康经营措施,如调整林木结构,尽可能种植乡土树种,防治病虫害,给土壤增加营养,适当增加游憩设施等。王小平说,前期试验数据表明,实施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措施后,森林的环境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如土壤侵蚀量降低20%以上,物种丰富指数提高5%以上,林地固碳能力可提高15%以上。 王小平主任介绍,从下半年起,森林健康经营模式将在全市的低效林地上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