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占据了世界1%的土地,制造的温室气体却占据了全世界的75%,城市将如何适应气候的变化?我们的城市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昨天,众多生态城市专家、非盈利组织机构创始人以及中外高科技企业高管聚集世博园远大馆,针对世博场馆展出的生态技术进行分享、分析,展望城市的未来发展。 在气候环境变化、能源日益紧缺的大背景下,全球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低碳发展的未来。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绿色节能、低碳减排,成为未来城市建设、运营的主旋律。 在论坛上,世博会主题馆的项目协调顾问雷曼,就列举出本届世博园内一些场馆的生态科技亮点。经过雷曼长达半年的收集资料和亲自现场察看,伦敦零碳案例馆、沪上生态家案例馆、意大利馆、汉堡之家案例馆、马德里案例馆以及远大案例馆这6个场馆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场馆都从建筑结构、材料运用上对节能减排进行了非常坚定的阐述。 意大利馆运用透明水泥、先进的采聚式太阳能系统能有效改善室内温度;沪上生态家案例馆则用15万块上海旧城改造时拆下的旧石库门砖头砌成,集生态智能技术于一身,运用最自然、最低碳的方式,巧妙解决通风、保温、照明等一系列问题,打造出上海人的“未来之家”。至于远大馆,更是生态建筑的一个典型例子。此外,伦敦零碳馆、汉堡之家、马德里案例馆都是展示如何运动被动式节能从而低碳减排。 对于城市从本届世博会中能学到什么,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则坦言,从最基础的隔热做起,而这一言论也得到在场生态城市专家的认可。“从最简单方面说,我强烈建议建筑房间采用3层玻璃窗,并同时使用更保温的木制窗框,因为3层玻璃窗比单层的节能8倍。如果我们在最基础方面做到最好,建筑本身隔热问题解决了,那么通过费力的高科技去进行低碳减排,也就显得有些劳师动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