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1. 1发往韶关翁源鱼池假山驳岸黄蜡石工程施工案例
  2. 2广东英德园林石黄蜡石产地石场
  3. 3我公司网站第四版改版成功
  4. 4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二)
  5. 5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
  6. 6陈国姬先生就“园林与风水关系”对员工授课
  7. 7我公司承建的新丰江源温泉山庄,对外开业
  8. 8我公司承建陕西省榆林市生态园园林工程
  9. 9陈国姬总经理应邀参观“涂志伟美术馆”
  10. 10我公司进驻新丰江源温泉度假山庄建设工地
行业资讯

辽宁: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 拓宽农户务林致富路

正太园林 2010-09-09 
辽宁省沈阳市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着力发展林下经济,坚持向“生态、有机、绿色、品牌”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林下综合经营、绿色果品基地、后续产业建设等方面挖掘潜力,拓宽了退耕农户致富渠道。

  据统计,沈阳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年来取得的总经济效益为573443.2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5.7,退耕农户均收入增加3000元。

  沈阳市首先选定在辽中县辽中镇1000亩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区,建立起高标准的林下经济综合经营示范区。设置林药模式、林菜模式、林果模式、林菌模式、林花模式及林禽模式等经营模式。目前,在郁闭成林的杨树下栽植繁育文冠果、刺五加、刺嫩芽、蒲公英等山野菜、中草药已取得成功经验,堪称在平原区开展林下经济的典范。法库县利用低密度的杨树林可为万寿菊、芍药等提供良好生长空间的立地优势,大面积推广杨树与万寿菊、芍药间种,开辟生产香料与生物颜料的新市场;康平县小城子镇、沈北新区马刚林场、辽中县养士堡乡等地都建立了以中草药、山野菜、花卉等为主的林下经济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为了进一步摸索中草药及山野菜、葡萄、树莓等品种栽培技术和经验,为今后快速、大面积推广林下经济强化科技支撑。沈阳还建立了占地60亩的林下经济研究中心,开展产量和质量的栽培试验及科学研究。

  沈阳市借助生态旅游的兴起,优选和集结绿色通道、重点风景区中退耕还林林下经济项目,推出多条具有较高知名度葡萄园、寒富苹果园、林下山野菜园等采摘旅游线路,构建起退耕还林林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为全市退耕农户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为加快和促进退耕还林林下经济的发展,扶持退耕农户尽快走上致富之路,沈阳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政策规定:退耕还林林龄5年生以上,林分已郁闭成林,实际经营利用林地面积100亩以上,发展林下种草药、山野菜、食用菌种等项目,每亩补助500元;发展林下养殖鸡、鸭、鹅等项目,规模在5000只以上,对其养殖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平方米补助200元;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实际经营利用林地面积300亩以上,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设施条件齐全,以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为主要目的,市财政给予每个基地20万元的政策补助;对发展林下经济项目具有带动作用,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的龙头企业,给予每个企业20万元的补助。

  为确保退耕还林林下经济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沈阳市加大了市级督察和验收力度。每年在各县(市)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开展市级抽查,抽查面积为退耕还林林下经济面积的5%以上;实行“检查合格证制度”,直接与政策兑现挂钩,对检查不合格的不予发证,3年不合格的取消退耕还林林下经济合同,调整并另行安排退耕还林林下经济项目;同时对破坏退耕还林林下经济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有力地保护了退耕还林林下经济成果。

  沈阳市自2002年发展退耕还林林下经济以来,完成退耕还林林下经济5万亩,每年创产值1.373亿元。预计3年内发展退耕还林林下经济100万亩,实现林农增收3亿元。退耕还林工程为沈阳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创建文明新农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