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0年,又一个绿色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犹如浩荡的春风,恰似铿锵的战鼓,在双鸭山掀起了一浪比一浪高的绿化造林热潮。 挖坑、栽树、填土、踩实、浇水,在一连串的熟练动作中,一棵棵树苗笔直挺立在城镇乡村中、公路街道旁、楼前房屋后……2010年,全市投入造林绿化资金达2.3亿元,造林19.9万亩,栽植绿化苗木4064万株。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 米,全面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双鸭山人,用令人瞩目的“双鸭山精神”和“双鸭山速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双鸭山奇迹”和“双鸭山神话”。 架构森林城市蓝图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追求的梦想,每一座城市都有她发展的坐标。 对于双鸭山而言,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绿色生态中,就是他们追求的梦想和发展的坐标。 在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周边12座山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成为全省首个城市中心区森林全面停伐的地市后,2009年,阔步向前的双鸭山又开始站在更高起点。 市委、市政府在煤矿城市、高寒地区率先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构想,以建设“三江锦绣地,山水森林城,魅力双鸭山”的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富裕双鸭山为主题,力争通过三年绿化,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使双鸭山成为我国东北部最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之一。 在编制“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时,双鸭山赋予了这样的内涵:坚持城乡统筹,核心区建设按照“两轴、两带、六楔、多园、多岛”布局,通过实施打造森林城区、安邦河流域治理、环城森林生态圈以及乡村绿化等工程,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保证造林绿化工作高定位、高起点、高标准。 从中可以窥出,其坚持的几大原则,集中而凝练地表达了双鸭山市“创森”坚持什么,倡导什么,发展什么。上述,始终不离一条主线,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