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1. 1发往韶关翁源鱼池假山驳岸黄蜡石工程施工案例
  2. 2广东英德园林石黄蜡石产地石场
  3. 3我公司网站第四版改版成功
  4. 4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二)
  5. 5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
  6. 6陈国姬先生就“园林与风水关系”对员工授课
  7. 7我公司承建的新丰江源温泉山庄,对外开业
  8. 8我公司承建陕西省榆林市生态园园林工程
  9. 9陈国姬总经理应邀参观“涂志伟美术馆”
  10. 10我公司进驻新丰江源温泉度假山庄建设工地
行业资讯

世博园上演绿色技术秀 建筑“能呼吸”“会喝水

正太园林 2010-05-21 
凡是参观过上海世博园主题馆的游客,很难不被主题馆东西立面壮观的绿化墙所吸引。在这面达5000余平方米的生态墙上,整齐地密布着4种绿色灌木,仿佛一件靓丽的连衣裙点缀着世博主题馆。 

  这面绿化墙所起的作用可不仅仅是美观。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化墙,其可以看做是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技术的缩影。绿化墙使用植物的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作为土壤和肥料,并将废纸加工成栽培植物的环保型花盆。“世博园绿化墙集中了多项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所以其成本不及海外同样技术的十分之一。”上海世博有限公司世博项目部副总经理宋雪春表示。

  传统大型建筑由于不能自然通风、风机水泵能耗巨大等原因,单位耗电量是民居的10倍以上。“我们希望建筑不搅动生态环境,”上海世博有限公司世博项目部总经理宁风表示,多项生态建筑技术的集中使用,使上海世博成为全球未来建筑理念的一次成功示范。

  在世博会永久建筑“一轴四馆”中,像绿化墙一样的生态技术俯拾皆是。其中,世博中心北立面采用透明的双银LOW-E中空玻璃幕墙,实现自然采光;雨水收集系统和透水混凝土的使用,使雨水不仅不会蓄积成患,反而通过渗入地底有效地防止了地面沉降;主题馆屋面建设的2.8兆瓦太阳能发电网,是世博历史上装机总量最大的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00吨……

  通过这些生态技术的应用,世博会永久建筑就像会“呼吸”的生物一样,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记者了解到,世博中心建筑节能率为62.8%,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为61.3%,年节约能耗约2160吨标准煤。这也使得世博中心成为境内外首个达到美国LEED金奖标准的大型公共建筑。

  “减少、再利用、循环,这三个词是我们进行世博建筑设计、施工的原则,”参与世博建筑设计的副总建筑师傅海聪表示。在倡导低碳环保、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宗旨下,建筑不再对立于自然,而是和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