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1. 1发往韶关翁源鱼池假山驳岸黄蜡石工程施工案例
  2. 2广东英德园林石黄蜡石产地石场
  3. 3我公司网站第四版改版成功
  4. 4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二)
  5. 5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
  6. 6陈国姬先生就“园林与风水关系”对员工授课
  7. 7我公司承建的新丰江源温泉山庄,对外开业
  8. 8我公司承建陕西省榆林市生态园园林工程
  9. 9陈国姬总经理应邀参观“涂志伟美术馆”
  10. 10我公司进驻新丰江源温泉度假山庄建设工地
行业资讯

广东:中山植物园藏“两宝” 上半身核桃树下半

正太园林 2010-05-11 
枫杨作砧木,嫁接核桃树,五十年了,两棵高大的核桃树一直“藏”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北园里。上周六在植物园召开的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上,国际植物园协会主席贺善安透露,这两棵树可是“宝贝”,“全国乃至全世界,它们是以这种嫁接方式保存下来时间最长的。”

  在贺善安的指点下,记者在中山植物园北园老温室附近找到了那两棵核桃树。只见这两棵树并排“站立”,枝繁叶茂,身高都有十二三米,树干直径也达到五六十公分。而树干上则留下了明显的嫁接痕迹,上部树杆明显更加粗糙,树皮颜色也略深一些。“上面是核桃树,下面是作为砧木的枫杨。”贺善安回忆说,这两棵树是50年前植物园的老技工郭传友嫁接的,当时还只是很细的苗木。他表示,说到这两棵树的珍贵,用“世界之最”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这种嫁接方式目前保留下来的时间最长的两棵。“我们去过很多地方,只在河南一带看到过这样嫁接的核桃树,不过最多也就是二三十年的树龄,时间再长的就没有发现了。”贺善安介绍说,“枫杨+核桃”这样的嫁接方法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原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河南的农民为了使核桃增产,想出在能耐轻度盐碱及干旱的枫杨上嫁接核桃的方法。而当时中山植物园的专家很快获悉到这个想法后,就着手在园内尝试进行培育,于是就有了这两棵“五十岁”的核桃树。

    

红线的上半身是核桃树,下半身是枫杨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采用的接穗是特地从新疆运来的品质优良的核桃品种。”贺善安说,经过各地多年的尝试,这种的嫁接方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增产目的。随着这种尝试热潮的减退,各地留下的嫁接核桃树也越来越少,而植物园里的那两棵,现在更重要的意义是见证了当年的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