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以来,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已经实施了3年。为了表彰在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今年相关部门开展了“首届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环境保护奖”评选,共计25名环保杰出人物和20个环保事业支持奖入围,昨日,组委会对入围个人和单位事迹进行展示。展示之后,将选出“十大环保杰出人物奖”和“环保事业支持奖”。 在入围杰出环保人物奖的25名候选人中,有一个特别的组合,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70岁,他们就是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的王家云等8位护林老人。32年前,身为共产党员的8个年轻人,每年带领一百人上山劳作,将龙海乡光秃秃的石头山变成7400亩郁郁葱葱的树林。后来,领头种树的他们干脆留在山上,建立了花木山林场,和种下的树木相依为命。 8人每天一早带着干粮进山,天黑踏着月色返回驻地,遇到防火季节,就裹着一条毛毯,露宿在林子里。这样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护林工作,他们一做就是30年。如今,8人都已经成了暮年老人,但30年间,林场没有发生过一起火险,树木成活率也一直保持在85%以上。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本报曾在2007年派出记者进行专题报道。老人的感人事迹和他们走过的那段艰难岁月感动了我们无数读者。 不过,这一次的杰出人物奖评选,除了有在环保相关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成绩的工作者,还有不少普通群众,比如香格里拉县中小甸镇联合村的藏族村民廖春花。1982年,村里山头的天然林发生山火后被采伐一空,廖春花萌发了上山种树的念头。她背着装有树苗的箩筐,在山上搭了窝棚,一棵一棵种下树苗,并在随后的27年里始终细心照料。与此同时,廖春花还带领着村民先后在海拔4000米高的雪域绿化荒山2.7万亩,种树300余万株,成活率超过95%,创造了在雪域高原的恶劣条件下植树的神话。今年,廖春花已经60岁了,她的小女儿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接过了母亲植树造林的接力棒。 最小的入围者刘思雨只有19岁,但他的环保年龄已经有6年之久。刘思雨现在还在念大学,从13岁起,他就经常召集环保志愿者进学校,到社区和少数民族村寨,开展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后来在国际环保组织的支持下,他以“同伴教育”等方式培训了近百名环保志愿者,设立了十多个少数民族村寨环保观察点。为了宣传节能,他甚至拿出自己的1万多元稿费,购买节能灯,分发给困难家庭。 其他候选人物还包括由滇金丝猴猎人转变为滇金丝猴保护人的余建华、20多年来坚持志愿清洁滇池水面垃圾的西山区巾帼志愿者打捞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