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1. 1发往韶关翁源鱼池假山驳岸黄蜡石工程施工案例
  2. 2广东英德园林石黄蜡石产地石场
  3. 3我公司网站第四版改版成功
  4. 4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二)
  5. 5园林与风水 七个真实工程案例手记(—)
  6. 6陈国姬先生就“园林与风水关系”对员工授课
  7. 7我公司承建的新丰江源温泉山庄,对外开业
  8. 8我公司承建陕西省榆林市生态园园林工程
  9. 9陈国姬总经理应邀参观“涂志伟美术馆”
  10. 10我公司进驻新丰江源温泉度假山庄建设工地
行业资讯

景观设计同质化日益严重 方言景观有何意义?

正太园林 2010-08-18 

  背景:现在景观设计同质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很多公司甚至高校设计团队在互相抄袭一些浮华平庸的图画,沉溺于装饰美化的层面。
  疑问:在新时代下,什么才是适合当地的景观设计?   
  求解:“方言景观”的概念是由景观设计师庞伟先生在2007年撰文提出的。在如此背景下的方言景观有何意义或作为?诸多专家就“地域的他者或地域自身?”、“地域的权利”、“地域与地方性知识”、“全球化下的地域‘拒绝’” 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辩论。

  在设计同质化中看方言景观

  方言是一个特定群体对其周遭的世界,对他们生活其中的山川物象和社会生活的独特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而当这些独特的思维、认知和表达投影于大地,我们看到的是景观。方言景观就如同方言一样,承载和言说地方性知识,地方价值和精神。它重视并尊重土地,包括地形、河流、气候、植被、动物、出产……它看重并属于人民本身。

  庞伟指出,在全球化的弊端之一—设计同质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城市在所谓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中变得雷同、恶俗,整个国家就此也并没有一个景观战略或者文化战略,大地上总上演着南橘北枳,景观大同的戏码,突出了方言景观的重要性。庞伟表示,方言景观设计所倡导的低于设计观念,会为我们带来有“根基”的设计者和设计,同时也决定了地域在价值观上反而是全球性的、普适性的,虽然它鼓励着众多如此不同的面貌和话语。正如冼剑雄所说的:“地域不仅与传统相关,地域还与生态密不可分。生态问题是个国际性问题。城市景观还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城市景观风格可能不统一。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光是批判,还要去分析,这是设计师的责任。”

  新时代下的“数字”方言

  当代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往往不能正视当代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过去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就很美好。方言景观的提出,并非否认了国际化与城市化。在当代的技术下,使用当代的材料,适应当代的审美,迎合当代生活的需求下所产生的符合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才是新时代下的方言景观。有嘉宾指出,也许用“数字”方言来概括,意义更明确。

  正如土人景观设计师张健所说:“方言景观的对立面不是现代性,也不是当代性或者英语与世界语,它对应的应该是现代景观里的‘官话’。幸运的是,也有很多建筑师的设计原则是尊重当地文化的,如果这种原则可以贯彻下去就很好。”

  严格来说,方言景观不反对国际化、城市化,但它强调的是那些真实的、原来的东西。这也是讨论中各位嘉宾所达成的共识。建筑评论家史建总结了新时代下的方言景观该是如何的:“方言更多不是地域性、地方性的,而是把这个学科带到现实,影响现实。首先是场地解决能力:如何面对一个地域;其次是面对当代中国现实,对生活其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尊重和解决能力。”

  新时代下的景观设计,应当把“方言”研究中积极的部分与现代性、时代的新需求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策略。

  一人一句“方言”

  黄居正:从现代语言出发,不断变化,并在永恒变化之中,就是方言。

  冼剑雄:尊重方言。

  史建:即面对语境与现实的应对策略和立场。

  王世福:能被不是这个地方的人理解的好的那部分内容才是真正的方言。

  肖毅强:方言是强势的,也有弱势的,我觉得今天我们所讲的方言叫强势方言。

  秦璞:孤高不骛。

  莫高鸿:景观方言是推广文化的一个说法。

  翁剑青:真正的方言应该是所谓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一个自然而然的一个东西,它才是方言。

  丁澄:敬畏土地,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山川、河流……不要担心方言会消失。

  金秋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真实的世界。

  黄征征:我想借王国维的一句话来表达我们做方言景观的追求,一切景语皆为情语。

  冯原:借用伟大领袖的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方言值得我们爱的话,我们一定要找到我们爱的背后的原因和意图。

  张健:对方言景观这个概念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当下景观同质化的问题上,而非我们平常所讲的方言本身。

  刘朝霞:方言就是爱家乡,一个不爱家乡的人怎么会爱祖国,爱全人类。

  杜全利:方言的景观,景观的方言,感性的去理解世界,理性地去体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