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居住区绿地的类型与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以下特点:
1.1.居住区绿地中需要有一定的游憩空间,需要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设置一定的活动面积,有居民散步、游览的道路,可活动的铺装场地、游戏场和简易、安全的活动设施,适当安排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服务内容。 1.2.居住区绿地的配置应根据居住环境的功能要求,按、、地被、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要考虑之间组合平、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和形态,并注意意境,要与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配置方式应丰富多样,既要符合发挥功能的要求,又要符合为居民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绿色环境的要求。居住区绿地不仅要有足够的绿地面积,还应有足够的绿色量,在单位面积上拥有最佳的叶面积指数、绿色体积量,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便于居民游憩活动,避免过多使用效应相对较小的大,或以单调树种排列的树种。 1.3.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地面积和空间进行垂直,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屋顶,增加的空间层次和绿色量,有利与改善和提高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1.4.居住区绿地规模有限,功能要求不同与城市,设置的建筑小品体量不宜过大,否则与建筑环境的空间尺寸不相称,其设置的数量也不宜过多。 2.居住区的总体构思 2.1.通过对用地的统一规划,和里组织绿地空间,从而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和环境卫生条件美化居住区环境,创造化居住环境。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体现时代风貌,简洁新颖,格调明快。 2.2.根据住宅区的功能分区和居民生活上的需求,巨住区应采取重点与一般,聚中与分散,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从而形成功能分布合理的居住区组团系统,做到局部特色与整体效果的统一,并于城市整体体系相协调; 2.3.为保证居住区的空气新鲜,阳光充沛,形成局部宜人的小气候,居住区中的绿地面积应不少于住区面积的30%~40%; 2.4.配置方面,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尽早实现环境美,进行适当密植,并依照季节变化,考虑树种搭配,做到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与相结合,木本与草本相结合,观花与观叶相结合,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 3.居住区的中的配置 按照居住区的总体构思,居住区中的配置应以下原则: 3.1.考虑住宅楼的布局: 宅旁绿地的面积和布置方式,受居住区内建筑布置方式、建筑密度、间距大小、建筑层数以及朝向等条件所影响。一般周边式布置的建筑之间,除道路外,常形成建筑前后狭长的地带。行列式建筑能使住宅争取到较好的朝向,因此是当前采用较多的住宅区规划形式。按照这种住宅楼的布置行列式地乔、,虽能节省投资,但比较简单、呆板。近年来,很多物业化管理小区相继建成,小区内配置设施完备,并且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对这种布置的住宅区多采用楼间组团形式。者应根据小区内不同的设施,将绿地自然贯穿、配置在其中,使配置的更自然、协调一些。此外,还有混合式布置的建筑,点状布置的建筑,起绿地布置也应与建筑布置相协调。一般来说,建筑密度小、间距大、层数高则绿地面积大,反之则绿地面积小。 3.2.考虑住宅楼的采光: 宅旁绿地应当尽量集中在向阳的一侧。因为住宅楼朝南一侧往往形成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光照条件好,有利于生,可采用丰富的种类,但要注意不影响室内的通风和采光。,不要与建筑距离太近,在窗口下也不要大。住宅北侧日光不足不利于生长,可将甬路、埋置管线布置在这里。时,应采用耐荫种类。另外,在东西两侧可高大遮挡夏日的骄阳,在西北侧可高大以阻挡冬季的寒风。科学实验证明,周围温度冬高下低,比较稳定,所以,宅间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要以为主。对于那些有电线、电话线、热力、煤气管道通过,不适合种的地方,为了减少尘土,调节温度,要。如果住宅区靠近有空气污染的工厂或噪音很大的街道、车站、码头,则必须设置一定宽度的带,根据不同的危害程度,设置防护林带的宽度。 3.3.在做住宅区规划时,居住区内的生活杂务用地必须妥善予以安排。可在每幢建筑出入口附近,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设晒衣场;在楼道口左右两边设临时存车处;垃圾箱或垃圾堆积处要有方便的出入口,便于垃圾的清理和运输,此外还要适当隐蔽,以利观瞻;儿童后活动场所应布置在里住宅较远的地方,以保证住宅的安静。总之,在做住宅区时,不但要实现,美化的作用;还要合理布局,从而避免绿地因上的缺陷而遭人为破坏的结果。否则即使种了,也是由于不方便群众活动而受到破坏。 3.4.住宅区在时,不能全部种满树木,应该预留出足够的地方设置必要的器械,设施供成人,儿童休息,娱乐。凡是设有座椅等供人休息的地方,都应遮荫的大。 3.5.对于早期建成的小区,可能在用地的布局上不合理或预留用地不足,在小区改造过程中,水平拓展绿地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应考虑采用爬藤对住宅楼,围墙等进行垂直。 3.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幢建筑的前庭都规划一个开放式的小,每个的构图,布局应各有特色,使居民特别是儿童很容易识别自己的住所。 3.7.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应考虑如何利用自然生长的野草,虽然野草不太美观,但它也可起到减少尘土、净化空气的作用;何况如果能加强对野草的管理,及时修剪,那么视觉效果也不会太差。 最后,还应特别强调,高质量的住宅区,必须有高质量的管理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美化的效果。因此,从、施工到后期管理都必须要专业队伍来完成。同时还应该注意到,部分居民常常是居住区的直接破坏者,所以,我们要在居民区大力宣传、美化知识和作用,教育居民要爱护,保护绿地,使他们懂得他们是的直接受益者,并且可以鼓励、培训热心公益事业的公民共同参与小区的管理。 居住区环境不仅成为整个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而居住区环境中,绿地环境又是居住者对居住区外环境的第一认识。其实,居住区绿地及配置具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拓展生活空间等诸多作用,是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基础,因此,人们对小区环境,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今天的更加追求让人参与到大自然中来实现式的形式,但又不能奢侈,“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其实,居住区不仅仅要强调率,而且率也应该适可而止。居住区的要巧于借景,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合理利用其自然资源来形成小区的生态环境。 居住区的规划必须以改善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注重布局的层次,风格和建筑要互相辉映,注重不同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在搭配上要体现出季节的变化,在不同季节不同地方都应该有绿地空间,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落叶,常青,长绿高低参差,交相辉映,注重发挥在整个居住区生态中的深层次作用。 结束语: 住宅区的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从城市用地,建筑布点,群体空间,结构造型,改变城市面貌以及远景规划等全局考虑,并融合意境创造,自然,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总体环境,精心每一个部分,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场所,将居住与建筑,社会生活品质相结合,使住宅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点。合理有效的利用城市的有限资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区与城市自然的融为一体。 4.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城市需要有一定的绿地面积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而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居住区开拓新型空间,进行垂直、屋顶、阳台和棚架,就成为一项极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4.1.开拓垂直,走立体之路。 住宅建筑的立面有利用生态环境,的生长过程明显的改善着小气候。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降低夏季室内温度,提高小环境的空气湿度,增加含氧量。墙面可以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的70%左右,太阳光使的水分蒸发,在灼热的阳光下,消耗掉大量的太阳能。空气中水蒸汽增多,气温就会下降,有吸附空气悬浮尘粒子的作用灰尘也就少,这些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进行墙面的方法是简便易行的,且占地极少,可以合理利用居住区有限的空间。根据我们以往在居民区的试验,只要有20~30厘米宽度,40~50厘米深度的靠墙小花坛,就可以进行墙面了。 墙面可供选择的攀缘是较广泛的。爬山虎、常春藤、地锦、卫矛、喇叭花、蔷薇、藤本月季、金银花等等都是很好的爬墙与攀缘。我们实验用落叶的爬山虎和常绿的卫矛或常春藤,用观叶攀缘进行墙面布置,收到了很好的功能要求和观赏效果。而对于诸如蔷薇、藤本月季等,绑扎与修枝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根据德国的经验,悬钩子等最适合低矮墙面,通过精心管理便能鲜花盛开,果实累累。 4.2.营造,开辟新空间 屋顶的不但可以增加一部分面积,而且还可以使屋顶雨水的排放两减少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雨水形成蓄存在屋顶上,屋顶密封层中的温度只会缓慢地上升到25度左右,而在严寒的冬季,温度也不会降至零下。由于温差较小,整个屋顶的热荷载明显的小于的砂石平屋顶的热荷载。 屋顶的优点甚多,以至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60—80年代相继建造了各类规模的和屋顶工程。如美国华盛顿水门饭店、英国爱尔兰人寿中心,日本别子铜山纪念馆屋顶等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和,由于受到基建投资、建造技术和材料等影响,还处于起步阶段。 实用、精美和安全是营造的三要素,而“安全”是的保证。屋顶的承重能力和防漏处理则是保证的安全的关键。特别是利用原有住宅建筑屋顶改建尤其要处理好着两个问题。目前的住宅建筑在屋顶的荷载上基本在150KG/平方米,这就要求在营造时,土层、过滤层和防漏处理层以及雪、雨等自然因素的总重量不得超过150KG/平方米。 首先,我们在土中加入了蛭石等轻质材料,同时,把土层控制在25厘米左右,过滤层和防漏处理层采用超薄型架空混凝土板结合防水卷材的方法,尽量采用低矮花等措施,成功的营造了1500平方米住宅楼。 4.3.充分利用空间,大力发展阳台和棚架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室和道路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阳台,不但能满足人们屋内摆花的需求,改善居室空间环境,还能美化建筑物立面。而棚架,除了有遮荫、美化等效果外,更能弥补居住区用地不足的缺陷,为改善居住区小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阳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的选择亦很广泛。只要掌握安全和实用这两个原则就可以了。目前,居室摆花与阳台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时尚。选择常绿耐荫的温室观叶,如文竹、龟背竹、吊兰、花叶常春藤等等,都能很好的改善居室环境。而这些耐荫,一般一周内只要有2至3天的光照,即可满足它们的要求。 棚架的优点更是自不待言,选择除了紫藤、常春藤等攀缘外,还有葡萄等经济,不但能增加绿色浓度,创造经济效益,还能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真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我国城市水平及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与国外相比都有极大的差距。开拓居住区新型空间,无疑是缩小这个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利用建筑物以及一切可以进行的场所,进行居住区绿色空间的再创造,建成式的小区是人们的期盼,也是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世玲,屋面—上海居住区环境初探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 (2)陈玉华,李彤云,新唐山居住区建设浅谈中国1996 (3)施卫,居住区经济性问题探讨浙江社会科学1996 (4)吴小巧,谈我省居住区现状及发展对策江苏 1997 (5)杨向杰,居住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住宅科技1997 (6)张明,浅谈城市居住区新型空间的开拓华东森林经理1997 (7)张军,浅析居住区的布置住宅科技1999 (8)吕静,居住区空间初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 (9)袁栋,浅谈居住区规划城乡建设1999 |